<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博覽 > 探索 > 正文

    西路軍女戰士陳慧芳:浴血祁連山的悲壯故事

    陳慧芳老人 本網配圖

    她是目前健在的少數幾位紅西路軍女戰士之一。日前,96歲高齡的陳慧芳老人講述了那段英勇悲壯的戰斗歷程——

    天空,呈現著血光;太陽,被血液浸染得通紅。血一滴一滴地流淌而成河流,從祁連山北麓冰天雪地的山川腳下流入沙塵滾滾、戈壁荒涼的河西走廊,融入廣袤的高遠、荒野、云空,以沉默的方式寫在歷史的無字碑上……

    槍聲、炮聲從1936年冬天響起,遠遠傳過1937年,直到今天。陰霾的天空中雪花飛舞,一個個鏗鏘貞烈的姐妹面對狂奔而來的鐵蹄,牙縫里咀嚼著怒火,亂發飄揚成旗幟,怒目觀天,眸子里燃起一縷縷的刃光,刺入祁連山高高的峰巔。

    巍巍祁連山不會忘記,76年前,有一支“婦女抗日先鋒團”,為打通國際通道,她們與紅西路軍一道西渡黃河,在穿越河西走廊途中遭到西北軍閥馬步芳部的圍追剿殺。“娘子軍”們與敵人浴血奮戰、碧血黃沙,用生命和熱血譜寫了一曲震古爍今、感天動地的英雄篇章。2002年9月新版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對她們作出了高度評價。

    時光荏苒,76年過去了。如今,在早年去世的紅西路軍老戰士們的墓碑上,斧鑿刀刻的字跡已經模糊。今年7月下旬,貴州省組成軍地慰問團,千里迢迢遠赴甘肅省蘭州市八里鎮,看望慰問了96歲高齡的貴州籍紅西路軍女戰士陳慧芳老人,聽她講述了心中那塵封已久的故事。

    陳慧芳老人依稀記得,她的老家在貴陽市白馬洞街上,十幾歲時母親突然離家出走。一天,她在尋找母親時遇見紅軍,于是就參加了紅軍,被編在少先團。她說:“那時,吃的困難,穿得破爛,我們抽空就自己打草鞋。過草地時餓得吐酸水,聞到戰友們烤皮鞋的味道都覺得香得很。后來我被編進婦女團。打臘子口那一仗,我們婦女團也上了,死傷不少。后來過臘子口,到會寧,三個方面軍會師。紅軍部隊渡過黃河西征時,我們唱著戰歌,好雄壯啊!”

     [1] [2] 下一頁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