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人物 > 傳奇 > 正文

    中國水墨畫精品:劉奎齡九虎圖

    此畫為1947年3月4日 星期二劉奎齡作品。

    劉奎齡(1885─1967),字耀辰,號蝶隱,自署種墨草廬主人。中國近現代美術史開派巨匠,動物畫一代宗師,被公認為“全能畫家”,能工善寫,擅長動物、植物、人物畫及山水畫,他描摹的動物種類之多,范圍之廣至今無人可追;他善于“勢”的營造,繪畫作品“虛處不嫌窗框松,實處勿感板結緊”。劉奎齡偏居津門一隅,語訥志堅,孤身前行,其創作恰與徐悲鴻的“盡精微,致廣大”契合。他鐘情于日本繪畫,關注橫山大觀和竹內西鳳等代表性人物, 學習借鑒朦朧派、狩野派、大和繪、漢畫等古典技法精粹。他是傳統派和中西融合派的中堅,他從古典主義、文藝復興、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甚至印象派光色運用、油畫技術以至夸張變形中吸取營養,他注意到西方現代藝術與中國傳統藝術在創造精神上的相似性,他光大了傳統寫實技法,其藝術風格影響了惠孝同、劉子久、陳少梅、劉繼卣、何家英等北派藝術家。

    中國水墨畫精品:劉奎齡九虎圖

    畫中老虎有俯臥回首各勢,以濃墨點染斑紋,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老虎鼻子與胡須處畫得精致,足見畫家的粗中有細;以黃色繪老虎的眼球,又以濃墨點出眼珠,雖是臥虎卻是虎視眈眈,眼神清冷,令人望而生畏。整幅畫面具象與抽象結合,結構縝密, 構圖飽滿,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對虎的強烈感受,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彩之作。劉奎齡的國畫技藝全面,花卉、禽鳥、畜獸、山水畫均取得了較高的成就,但畫畜獸、禽鳥的造詣最能獨步畫壇。

    其筆下的花鳥畜獸大多來自生活,源于他對大自然動物的細微觀察,既不照搬自然,也不復制古人,在章法與造型等方面均表現出卓越的創造性和出眾的藝術才華,他真正做到了將古今優秀的筆墨傳統、現實生活中的自然物象、西洋畫的真實感和整體感與其豐富活潑的藝術想象,極為圓滿地融為一體,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藝術面貌。

    中國水墨畫精品:劉奎齡九虎圖

    卷軸設色紙本尺寸:長:398cm 寬:90cm 款識:庚子二月 劉奎齡 鈐印: 劉奎齡:劉家祖籍浙江紹興,清乾隆年間由靜海移居土城,系天津“八大家”之一的“土城劉家”。南開中學首班畢業生,自幼學習郎世寧畫法,研究五代、宋、元諸家,尤其是明代呂紀、清代沈銓的畫技,并將西洋畫之色彩、透視比例融合於中國傳統工筆國畫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藝術風格。

    此幅作品按照年代推算庚子二月,準確來講是丁亥年 壬寅月 壬午日 庚子時。陰歷:歷二月十二日 子時,即公元:1947年3月4日 星期二。(注:3日23點~4日凌晨1點)劉奎齡擅長飛禽走獸畫,時有畫虎作品,畫法獨步畫壇,自成面貌。畫虎皆為兼工帶寫、渲染撕毛法,形神兼備。此時山石、樹木的畫法已形成“劉派”風格,行筆蒼虬、勁率,渲染開放、明快。

    中國水墨畫精品:劉奎齡九虎圖

    劉奎齡畫

    虎是百獸之王,虎嘯一聲震山河。在中國的傳統繪畫中,“虎畫”堪稱一個獨立的題材,也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題材。因為它不像山水畫、花鳥畫那樣有著充沛的對景寫生的機會,也不像人物畫那樣取材于日常生活,正因為這種描繪上的困難,從古至今也流傳下來很多關于畫虎的成語,如“照貓畫虎”“畫虎不成反類犬”等。因此,許多畫家對于畫虎是“又恨又愛”。但在歷朝歷代中,敢于挑戰難題的畫虎丹青高手也是層出不窮。清代以后喜歡畫虎的更多,有劉奎齡、何香凝等一批畫虎名家,他們往往是借虎寓情。劉奎齡畫虎,把虎的威武表現得出神入化。他的《臥虎圖》中,虎豎起兩耳,雙目炯炯,前方似有獵物和驚動,老虎茸茸的皮毛,身上黃黑相間的斑紋十分自然。此幅作品篇幅尺寸很大。是劉奎齡的嘔心瀝血之作。為傳世不可多得的精品。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藝術投資空間。

    周永康

    本文來源:人民網 百麗女靴折扣周 119元起   |   教你冬季如何搭配出好身材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