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無極作品《抽象》在蘇富比北京創出新的拍賣紀錄
年底各個拍賣會開始熱鬧起來。拍賣現場背后也讓人們看到了藝術品市場的種種現狀。現當代藝術品頻頻流拍,國外藝術品被熱捧,離世藝術家作品拍出天價,都讓人們的心中多了幾分思索。
現當代藝術品出現低谷很正常
在近期的拍賣會上,曾經演繹了輝煌的現當代藝術品卻出現頹勢。12月1日舉行的北京保利2013秋季拍賣會“現當代藝術夜場”和蘇富比北京現當代中國藝術品拍賣會上,現當代藝術品的拍賣形勢都不是很好。
特別是在蘇富比北京現當代中國藝術品拍賣會上,多次出現曾經很有市場的現當代藝術品的流拍,何多苓的《歡歡》、周春芽的《枇杷樹下》《行走的人體》《太湖石》、劉野的《安徒生》、嚴培明的《肖像農民》《頭像》、朱乃正的《花卉》、劉煒的《猴子NO.2》等多件當代藝術作品全都遭遇流拍。因此,很多人開始關注現當代藝術品的市場何時才能回暖。甚至有人開始擔心,現當代藝術品是不是真的跌入低谷,難有春天了。
“用拍賣市場的狀況去衡量現當代藝術品的價值是不客觀的。”對于很多人的擔心,西安美院講師、現當代藝術家武小川表示大家不需要這樣想。在武小川看來,藝術品有藝術品的發展規律,而拍賣市場則有拍賣市場的波動和起伏,“藝術家在藝術品的生成領域,自然有其價值評判標準。而拍賣會是流通的領域,也會有它的規則。這兩者不能相提并論。”武小川說。和武小川一樣,西安美術學院副院長、博導賀丹對于這些說法也不贊同,“拍賣價格不會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會持續上漲,現當代藝術品在2007年和2008年是高潮期,現在出現低谷也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賀丹表示,現在不僅僅是現當代藝術品在流拍,一些古典的藝術品也在流拍,“就連齊白石的作品也會流拍,所以這些作品的流拍不是說現當代藝術品不行了,而是和現在的經濟和市場有關。”賀丹分析,中國的藏家在剛開始接觸現當代藝術品的時候有個熱情期,現在大家都開始冷靜,抱著觀望的態度來看這些藝術品也很正常。
“很多人看到曾經賣幾個億的作品現在價格下跌,就覺得要出大問題了,其實曾經的高價就是泡沫,現在下降了才正常。”賀丹說。
藝術家離世價格就漲是誤區
在何多苓、周春芽、劉野、嚴培明、朱乃正等人的作品流拍時,趙無極的作品卻拍出了天價。蘇富比拍賣會的最高成交額出自趙無極的《抽象》,該作品以7600萬元落槌,刷新趙無極個人世界拍賣紀錄。趙無極的另外一件作品《抽象山水27.08.91》也以3800萬元落槌。因此很多人覺得以前人們所說的藝術家只有離世之后,作品才會賣出高價的說法是正確的,然而在賀丹看來并非如此,“藝術家的離世可能會對他的作品的價格有一些影響,但是關系不大。對于拍賣市場來說,藝術品的價格有時候和藝術家沒有關系,主要是市場的運作。趙無極的作品大多數在其家人手里,現在國內市場有他作品的人,肯定要通過運作往上推一下價格。”賀丹認為這才是主要原因。
“趙無極是國際上非常有影響的藝術家,他的作品拍出這樣的高價主要還是有價值、有上漲空間。”在武小川看來,藝術家的去世與否和其作品的價值關系不會很大。
中國需要國外大師作品
在各大拍賣會上,國內的藝術家們似乎感到了些許嚴寒,而來自國外的作品卻依舊受到熱捧。在近日的拍賣會上,繼以2816萬美元拍下畢加索的《兩個小孩》后不久,國際拍賣場上當代藝術品又連創新高。11月12日的紐約佳士得夜場,弗蘭西斯·培根的作品《弗洛伊德肖像畫習作》以1.424億美元的價格成交,超過了2012年由愛德華·蒙克的《尖叫》創下的1.199億美元的歷史紀錄;杰夫·昆斯的《橙色氣球狗》也以5800萬美元創下在世藝術家作品最高成交價;安迪·沃霍爾的《可口可樂3》則以5730萬美元成為史上最貴的一瓶“可樂”。
“在我看來這是很正常的現象,這是中國收藏家必然的趨勢。我們國家在收藏藝術品這塊和國力不相符,比如日本、韓國就有很多外國大師的原作,而在中國基本上很難見到大師的原作,更不要說辦個展覽了。因此現在中國的收藏家回過頭來再拍大師們的作品是一件好事情,這是趨向國際化的表現,是一種進步。”賀丹表示中國需要大師們的作品。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