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文化 > 傳統(tǒng)文化 > 正文

    甘肅武威首個姓氏祠堂落成 揭示一代西陲名將達云的顯赫家族

     中國甘肅網(wǎng)12月3日訊 據(jù)蘭州晚報報道 (記者 雒煥素)近日,武威首個姓氏祠堂在武威市涼州區(qū)謝河鎮(zhèn)石崗村二組落成,這座投資360多萬元的姓氏祠堂不但揭開了《明史》中著名“五大邊將”達云的輝煌一生,更是記錄了“一門三甲”和“四世宮保”的歷史由來。武威市文史學家李林山指出,姓氏文化的繁衍、播遷,是武威歷史文化的一筆寶貴財富,這對于繼承先人根脈、重振武威雄風,是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

    據(jù)介紹,達云是明代萬歷年間武威籍名將,《明史》把他與麻貴、張臣、杜桐、董一元列為“五大邊將”,說他“為將先登陷陣,所至未嘗挫衄,名震西陲,為一時邊將之冠”。

    嘉靖三十年(1551),達云出生在涼州,字騰霄,別號東樓。萬歷三十七年(1609)秋,因病死于軍營,享年59歲。達云的始祖名叫恪納亞,明洪武初年從哈密進貢赴京,授試百戶,駐扎涼州,落籍為涼州人。恪納亞生一子,名達里麻答思,承襲父職,同涼州漢族融洽,生活習俗亦無兩樣,遂確定以首字“達”為自己及所有家族姓氏。達云因“西陲第一功”,先后因功升都督同知、指揮使,晉副總兵官、總兵官,加封特進光祿大夫、上柱國、太子少保、左都督,掛平羌將軍印鎮(zhèn)守延綏、甘肅。

    達云生前受到萬歷皇帝的多次嘉獎。《清實錄》記載,萬歷三十三年(1605)十一月三日,萬歷皇帝給達云升實職一級,賞銀三十兩、大紅飛魚一襲。萬歷三十七年(1609)達云病逝后,萬歷帝賜葬。達云死后,其長子達奇策,因戰(zhàn)功授大靖參將。其次子達奇勛,乾隆年間所撰《達氏家譜》上稱他“忠繼父志,勇貫三軍”,“蒙皇恩掛征虜將軍印,鎮(zhèn)守昌平總兵官,加封太子太傅,特進榮祿大夫、右軍都督府”。達云的孫子達元貞,在崇禎年間曾任涼州衛(wèi)守備,他押運糧草路過蘭州,遭反明武裝設伏,力戰(zhàn)陣亡。達云的重孫達全體,在康熙年間因一門出了兩個武進士、一個武舉人而受朝廷褒封。至此,達云四世人皆封“宮保”,故有“四世宮保”的美譽。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