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本小人書的封皮,老張都用透明塑料薄膜精心包裝。
“我8歲就癡迷小人書,至今已50多年了,從未間斷,當時是一邊賣冰棍,一邊看小人書,是小人書陪伴我長大的?!碑?4歲的漳州市云霄縣溪美社區老人張鐵雷,憶起對小人書如癡如醉的童年歲月時,臉上洋溢著孩子般的笑容。
經過長年累月的積累,至今,老張已收藏小人書2萬多冊,他還逐步按照古代名著、古代神話、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歷史事件和題材進行歸類。出版年代從民國年間到革命戰爭年代,從新中國成立之初到改革開放,跨越了中國連環畫的發展史。
小學就收藏連環畫逾千冊
“我的童年沒有電視,沒有卡拉OK,沒有電子游戲,最大的樂趣就是看小人書,如今回想起來好多知識和人生觀的樹立,都來自這些小人書。”老張回憶說,8歲時他第一次買的小人書就是《劉胡蘭》、《趙一曼》,“那時還不懂得什么叫收藏,只是畫冊看過之后,將它們存放起來,留著過段時間再拿出來看”。讀小學時,他就用零用錢購買連環畫超過1000冊。
在老張看來,每本連環畫都承載著大量的文化信息和優秀的傳統文化,讓他增長了很多知識。為此,他小時候只要攢上幾分錢,就到書攤上買小人書,看完后就小心翼翼地將它平整、珍藏。初中時,他珍藏的小人書已經超過3000冊。
不抽煙不喝酒就愛小人書
老張不抽煙,不喝酒,生活簡樸,家庭環境也一般。然而在連環畫收藏上,他卻從不吝嗇花錢。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市面上已難買到連環畫了,但他不死心,每次出門總要到書店瞅一瞅。上海、福州以及鄰近縣、市的書店都曾留下他的身影。他還到各個廢品收購站交代,如果有收到小人書,一定通知他。每獲得一本連環畫,他都欣喜若狂。
此時的老張,已經開始漸漸認識到小人書不一樣的價值,他說:“小人書不僅是消閑佳品,還有著很高的藝術價值,它代表著一定的歷史時期,反映的是當時的主流思想,也是一種歷史的再現。”
房子也換不走他的小人書
老張的每一本小人書的封皮,都用透明塑料薄膜精心包裝,整整齊齊地排放在一個個大鐵箱中。他拿出一套1921年出版的《三國志》,這是他引以為豪的無價之寶。這套由首創連環畫的上海世界書局出版、用粗牛皮紙印刷的繁體字版連環畫,紙張雖已發黃,但字跡頁面仍清楚,老張說,“現在市面上已經很難找到這么早的版本了”。
2011年7月初,在上海舉行的第二屆連環畫拍賣會上,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三國演義》,整套以10萬元成交。而老張手中的藏品,不僅有這樣一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版的《三國演義》,還有“文革”時期出版的《紅燈記》、《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等8本革命樣板戲小人書。
前幾年,曾經有人以一棟房子的高價讓老張割愛這些小人書,被他拒絕了。老張說:“我收藏連環畫僅僅是出于愛好,現在有這樣的價值純屬偶然,這是一筆可貴的財富,是無價的,我絕對不會把它們賣掉?!?/p>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