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評論 > 正文

    方寸郵票仍有無垠市場

    作者:顧德寧

    12月6日江蘇郵電報刊發言論說,近日,國際郵票業有兩件事很有意思,也有啟發。

    一是11月19日起,美國郵政局發行哈利·波特主題系列郵票,包含20枚郵票,被印制成精美的小冊子,就像一本小書。同名系列電影主人公哈利·波特不同時期的面貌,以及他的伙伴赫敏、魔法學校校長鄧布利多、“反派”伏地魔、哈利·波特的貓頭鷹“海德薇”等形象紛紛躍然紙上。

    雖然沒有人準確知道全世界有多少哈迷,但哈利·波特在臉書的主頁上有6600萬的鐵桿追隨者,他們對這套郵票翹首以待。其實,我們只要看看自己周邊的孩子對哈利·波特有多么喜愛和熟悉,就能猜到哈利·波特郵票會有多火了。截至目前,在美國銷量最好的郵票要數“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的紀念郵票,共賣出了7億張。有人估計,哈利·波特郵票要超過此數。

    第二件事是澳大利亞郵政推出全球首創的視頻郵票,視頻郵票將允許發件人在郵遞包裹的同時,發送一段15秒長的個性化視頻,寄件人只需用智能手機掃描郵票,然后用郵政局提供的視頻郵票手機軟件錄制一段個人問候,把郵票貼在包裹上。收件人收到包裹后,用手機掃描郵票,便能看見視頻信息。郵票中所存儲的視頻信息將在郵局的數據庫中被保留三個月,用戶可以選擇下載,還可以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該視頻。11月11日至12月25日圣誕節前,澳大利亞人可免費使用這種郵票。據說,近日嘗鮮者眾多。

    這兩件事告訴我們,在郵票作為書信郵資的優勢漸漸被即時通訊等沖擊后,郵票作為“法定”紀念品和特殊問候載體的價值依然很高,只要不斷拓寬,精耕細作,就會市場無垠。

    如何努力?筆者認為,首先要有大視野,要有地球村的概念,中國郵票要走出中國題材的局限,關注世界文化、體育、旅游、風光和熱點事件,及時介入和反映。筆者有一次到列支敦士登,下車就看到到處懸掛著毛澤東主席郵票的宣傳畫,心生奇怪。一問,這個國土面積只有160平方公里的歐洲袖珍富裕小國卻是世界著名的郵票大國,郵票業收入占其國民總產值的20%。選用題材無所不包,世界性極強。對此,我們要學習。比如,我們的足球不怎么樣,可球迷和偽球迷都眾多,每逢世界杯都是高燒不退,我們為何不能出一套世界足球明星的郵票?還有現在出國旅游熱,為何不能出一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定的世界文化或自然遺產?只要放眼世界,熱門題材真的很多,在國內會叫好也叫座,而且還有世界市場。

    在這方面,中國郵政的思想要解放,要發散,不要自己把自己局限死了。例如,美國郵政這次發行哈利·波特郵票也是一次“解放思想”,非議和反對聲不少,美國集郵協會前會長就認為,哈利·波特并非美國人,此舉商業氣息露骨。但美國郵政管理局發言人回應道:“郵票本來就多彩多樣,哈利·波特更像是一種標志,我們將他印在美國郵票上再合適不過,這樣做有啥不對的。”美國郵票咨詢委員會也不同意推出這套郵票,但美國郵政干脆繞過該委員會的審查,強硬推出。

    其次,要積極和快速地把計算機、網絡和通訊的最新技術等整合到郵票業中。例如,澳大利亞郵政這次將二維碼作為存儲及傳輸視頻文件的載體,是一項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創新。澳郵政市場總監說,我們推出視頻郵票服務也是為了滿足廣大用戶在現代社會對于數字化、多媒體化郵遞服務的需求。這話有道理,盡管現在人們可以通過微信、QQ、電郵或電話來互致問候,但如果你能收到一封帶有家人視頻問候的信件或包裹,感覺會更加親切和美妙。幾年前,筆者就在另一個“幸福小國、郵票大國”—不丹看到各種類型、各種規格和各類技術的郵票,如三維、CD和現場制作個人郵票等,琳瑯滿目。

    三是要更加廣泛地推開郵票的個性化和家庭化,更深入地走進百姓生活。如現在不少城市父母會為孩子拍一年一度“成長寫真集”,如精選部分做成特制郵票,作為紀念集;郵票還可以把孩子與他們喜愛的動漫人物、動物或哈利·波特做在一起;還有新生入學、各階段的畢業和全家歡聚等都可以上郵票;看到這種親情和獨特的郵票,全家人還不知有多高興呢,這種紀念意義是價值無限的。對郵政而言,這會是多大的市場呀。而且,至少目前還沒有競爭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