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19日 18:32 新浪收藏 微博 我有話說收藏本文
艾謝·艾克曼:這里和那里, 1989新浪收藏訊 繼“德國:藝術之域”展覽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成功開幕之后,歌德學院(中國)與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合作,于2015年3月20日至4月19日再次在南京呈現該展覽。同期,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將舉辦平行展“開放的邊界:對話‘德國:藝術之域’”。平行展共展出18位曾經游歷國外的中國藝術家的作品,以期與“德國:藝術之域”展開一場對話。
歐洲一體化和全球化向世界各國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即如何介紹本國文化。視覺藝術的發展清晰展現了文化相互融合的結果:“世界村”早已不再獨有虛名。“世界參與者”、“文化遷徙者”已成為當今藝術家不可或缺的角色。
正如上世紀五十年代德國國內藝術家紛紛涌向藝術之都巴黎或者是六十年代后涌向紐約一樣,許多國外藝術家也有意識地將德國選為生活和工作的中心。他們的融入為德國本土的視覺藝術創作帶來了新的靈感,并自然而然地成為本土藝術的一部分。與德國藝術家一道,外來藝術家——尤其是移民德國的藝術家也深刻影響著德國的創作生活:他們活躍在各大藝術院校,為提升院校的魅力添磚加瓦,從而吸引國內外更多的年輕學子前來求學。
這一由德國對外文化關系學院主辦的展覽“德國:藝術之域”跨界展出視覺藝術及之外的多組作品,包括阿曼多(Armando)、坎迪斯·布萊茲(Candice Breitz)、托尼·克拉格(Tony Cragg)、瑪麗安妮·艾根黑爾(Marianne Eigenheer)、艾謝·艾克曼(Ayşe Erkmen)、克里斯汀·希爾(Christine Hill)、麥克多里納·耶德諾瓦(Magdalena Jetelová)、佩爾·柯克比(Per Kirkeby)、約瑟夫·科蘇斯(Joseph Kosuth)、瑪麗·喬·拉豐登(Marie-Jo Lafontaine)、白南準(Nam June Paik)、居斯帕·皮諾內(Giuseppe Spagnulo)、赫曼·德·弗里斯(herman de vries)等一批國際知名藝術家,他們代表了藝術在一個跨文化統一體內的多元化發展。
展覽信息
德國:藝術之域
該展覽由德國對外文化關系學院(ifa)提供
歌德學院(中國)、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AMNUA)共同承辦
策展人:烏爾蘇拉·策勒(Ursula Zeller)
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同期呈現對話展:
開放的邊界:對話“德國:藝術之域”
藝術總監:李小山 策展人:陳瑞
開幕時間:2015年3月20日,周五,15:00
開幕地點: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多功能報告廳
展覽時間:2015年3月20日 – 2015年4月19日,周二至周日9:00 – 17:00免費開放
展覽地點: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3層3展廳(德國:藝術之域)
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1層1展廳,3層3展廳(平行展)
展覽延伸活動:
1. 麥克多里納·耶特諾瓦(Magdalena Jetelová)工作坊:
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的藝術實驗
主辦:南京藝術學院公共藝術系,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歌德學院(中國)
時間:2015年3月20日,周五, 09:30 - 12:00
地點: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101室
語言:中德雙語
免費入場
2. 研討會:全球化 · 藝術 · 對話
主辦: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歌德學院(中國),德國對外文化關系學院
時間:2015年3月21日,周六,14:30 – 17:30
地點: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多功能廳
語言:中英雙語
免費入場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