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旅游局支持福建自貿區旅游業開放
支持平潭離島旅客購物免稅 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
近日,國家旅游局下發了支持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旅游業開放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提到,支持平潭離島旅客購物免稅、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落地。在福建自貿區內擴大旅行社業開放,支持外資合資旅行社經營出境游業務,支持臺灣合法導游、領隊經培訓換證后在自貿區所在設區市執業。
為推動自貿區旅游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目前福州市已開始向各旅游企業征求如何做好自貿區旅游發展的建議和意見,并讓各企業提出制約本企業及福州市旅游業發展的負面清單。
結合國家旅游局給予的政策意見,各企業可在3月27日前將相關意見和建議,以書面報送至福州市旅游局港澳臺處(電子郵箱:fzgatc@163.com)。
允許3家臺資合資旅行社試點經營閩居民赴臺團隊游
《意見》摘讀:
擴大旅行社業開放。在上海自貿區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經營出境游外資旅行社數量,創新管理體制,支持創新對旅行社經營的事中、事后監管模式。
支持在福建自貿區內設立的外資合資旅行社經營大陸居民出國(境)(不包括赴臺灣地區)的團隊旅游業務;允許3家臺資合資旅行社試點經營福建居民赴臺灣地區團隊旅游業務。
解讀:
對傳統旅行社帶來一定競爭壓力
福建省中國旅行社相關人士認為,設立在自貿區內的外資合資旅行社,尤其在出境游市場占比量大的情況下,若有稅收等方面的支撐,勢必會給其帶來經營成本上的優勢,盈利能力也會更強。這無疑會對傳統旅行社造成一定沖擊。而危機感不單單來自于市場份額的競爭,因為政策利好的背后勢必會“伸手”到傳統旅行社挖人才,因此,還有人才上、業務上的競爭。
如何守住人才,進行創新產品、結構轉型,在成本消化、市場應對等方面提升自身競爭力,以此來抵消在政策上的弱勢,保衛戰怎么打,是目前業內人士都在思考并準備著的。
支持臺灣合法導游、領隊來自貿區領證上崗
《意見》摘讀:
在放寬旅游從業人員限制方面,支持臺灣合法導游、領隊經自貿區旅游主管部門培訓認證后,換發證件,在自貿區所在設區市(或試驗區)執業。支持在自貿區內居住一年以上的臺籍居民報考導游資格證,并按規定申領導游證后在大陸執業。
解讀:
對導游、領隊隊伍帶來促進作用
福建省中國旅行社相關人士認為,《意見》提到的在自貿區所在設區市執業,除了中國內地導游證外,若還可以涉及出境、赴臺游業務的話,則會對出境領隊造成較大影響。可能會對現有的導游、領隊隊伍有一定的促動及促進作用。
旅游業內人士也坦言,目前負責出境的領隊對于世界各地的了解程度、服務意識、主動性等方面相比臺灣領隊還是存在明顯差距。例如目前大陸領隊帶團出去需要當地導游協助,而臺灣的領隊在這方面甚至可以做到“雙職一崗”。大陸地區的導游、領隊,質量良莠不齊,在服務水平和能力方面有待進一步提升。
支持開發特殊旅游產品 拓展文體競技功能
《意見》摘讀:
對于平潭島的建設則提出支持建設國際旅游島,推行國際通行的旅游服務標準,加快旅游要素轉型升級,開發特殊旅游產品,拓展文化體育競技功能,建設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在改革試驗、資金安排、規劃及實施、國際旅游市場拓展、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等多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會同有關方面,支持平潭離島旅客購物免稅、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落地。
解讀:
對平潭島的建設帶來重大利好
閩江學院旅游系主任吳金林認為,這對平潭島的建設是重大利好。目前平潭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受氣候影響而造成的旅游淡旺季明顯,旺季也主要集中在120天左右。不過,若大力支持免稅購物,不受氣候影響,對游客而言,這將是“核心吸引物”之一,建議可以打造成“萬國免稅購物天堂”。
整體開發形成新的特色旅游區域
《意見》摘讀:
在促進整體開發帶動旅游發展方面,根據上海自貿區經驗,特色醫療、娛樂演藝、職業教育、旅游裝備等領域的進一步開放將有利于形成新的特色旅游區域,進而提升區域旅游競爭力。因此要積極推動相關領域開放,實現整個服務貿易發展水平的提升。
解讀:
跨境、跨界旅游融合能提升吸引力
吳金林表示,這也是借助福建自貿區的平臺,進行跨境、跨界旅游融合,也是增加福建旅游的吸引物。例如在文旅、體旅、醫旅、教旅等方面的融合,韓國在醫療美容和旅游方面的結合就吸引了眾多游客,而這樣豐富業態,將進一步提高福建旅游的綜合效益和綜合吸引力。
實現自貿區口岸過境免簽或長時間停留
《意見》摘讀:
推動實施旅游便利化措施,積極爭取海關、交通、公安等管理部門進一步優化管理措施,推動人員流動便利化,實現自貿區口岸過境免簽或自貿區所在省市長時間停留等更加便捷的簽注措施。推動與旅游業相關的郵輪、游艇等旅游運輸工具出行的便利化,重點突破在口岸通關、監管查驗、碼頭設置、牌照互認、航行區域規劃等方面的政策難點。
解讀:
打造多方位的旅游精品線路
福建師大經濟學院副院長黃茂興認為,過境免簽或長時間停留,以及推動郵輪、游艇出行便利等,主要是從開發旅游產品層面而延伸出來的便利政策,打通旅游“航向”,拓寬合作的平臺,借助自貿區打造多方位的旅游精品線路。
探索實現區內注冊區外服務 支持郵輪、低空飛行等
《意見》摘讀:
旅游業不同于工業和一般商業服務,特別是代表競爭優勢的新業態更需突破自貿區范圍的限制。為此應將在區內注冊區外服務作為制度創新加以重視,支持郵輪、度假區、低空飛行等領域的企業納入自貿區框架管理。同時鼓勵旅游金融創新,充分利用自貿區金融國際化水平高、人才集聚效應明顯的特點,推動旅游金融產品創新,開拓適合旅游業特點的對外投資、融資、并購多種渠道,提升旅游產業的國際化和現代化水平。
解讀:
對旅游業國際化有一定帶動作用
黃茂興認為,旅游還有吃、住、購等要素,在旅游金融產品創新方面,讓境外購物結算等更加便利,要打造各種“一條龍”服務的金融產品。而未來借助自貿區的經貿往來,進一步與境外拓寬合作,從投資行為轉化進而發展旅游產業,對旅游業產業的國際化等方面會有一定的帶動作用。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