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評論 > 正文

    攝影還原歷史也需有樣本

    ◆ 沈志文

    美國是一個“年輕”的國家,它的歷史并不悠久,但卻不失豐富,單看那些根據美國歷史改編的電影或文學,就能一窺不同時代的風風雨雨。不過,直到今天我們還能夠看到還原度如此之高的歷史題材類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不得不歸功于美國對于自己國家歷史不余遺力的保護,當時人們的服裝、形象、言談舉止等等細節,都以各種形式被保護了下來。正因有這些多元化的“樣本”,才促使我能夠完成《美國先民的前世今生》這個專題作品。

    單單依靠文字,不足以表現出美國先祖移民早期的生活形態,以及第一批移民者的到來給這片土地帶來的巨變,于是我通過拍攝系列照片,結合相應的文字,以專題形式力求還原出這一段歷史的真實。為了產生獨特的光影效果,我采用了現場弱光抓拍的方式,讓被攝者自然地進行日常活動,就如同當時的人們一樣勞作,利用對光線的把握,抓拍到人物最真實的表情,以求能夠更加細致地刻畫出接近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狀態,展現出他們的精神面貌。在這樣的拍攝方式下,這些照片的光影效果頗有油畫的立體感,同時又比一般攝影作品多了幾分厚重,讓畫面產生一種滄桑感。

    當我在完成這系列作品時,我不時地感嘆:如果也能用這樣的方式來還原我們的歷史風貌就好了!盡管我們有著上千年的文化沉淀,但對每個年代的歷史細節的保留卻并不多,尤其很多文化習慣、民俗風俗很難得到考證,想要去還原真有些不容易。正因為歷史遺產的保護是不可逆的,失去了就找不回來,所以我也希望能夠通過這組美國先民的專題攝影,讓更多人也重視起我們的文化保護,讓我們的后代也能有機會像這樣還原歷史的原貌。

    來源:新民晚報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關鍵詞: 反腐倡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