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書畫 > 書畫動態 > 正文

    江西省美術館推出歲月如歌主題展

    江西省美術館推出歲月如歌主題展

    2013年12月05日 10:34   藝文中國  我有話說

    歲月如歌—汪曉曙、吳翹璇、唐高潮、楊建林、李撫生五人作品展展覽海報

    歲月如歌—汪曉曙、吳翹璇、唐高潮、楊建林、李撫生五人作品展展覽海報

    這是又一個四十年故事的展覽。兩年前,江西美術館以“陳丹青、林旭東、韓辛—四十年的故事”揭開了該館首展的序幕,汪曉曙、吳翹璇、唐高潮、楊建林、李撫生五位土生土長的江西藝術家以“歲月如歌”為主題于2013年12月8日上午十時再度聚首江西美術館,為我們講述另一番藝術的故事。四十年彈指一揮間,昔日的翩翩少年已早生華發,在歷經無數次的人生抉擇和摸爬滾打后,少年的藝術之夢卻依然堅定。故事的主人公并不盡皆聲名顯赫,然而,或許他們的故事,更能折射出時代的變遷與人生的多舛,也更能貼近江西美術發展的現實境況。

    汪曉曙、吳翹璇、唐高潮、楊建林、李撫生五人,他們在“文革”中共同度過了少年的求學生涯,共同的愛好讓他們走到了一起,盡管在日后,不盡相同的成長經歷讓他們的人生軌跡發生了變化,但無論是作為專業畫家的汪曉曙、吳翹璇、楊建林,還是走向仕途的唐高潮,以及下海經商的李撫生,把他們四十年始終聯系在一起的紐帶,無疑是友誼與藝術的紅絲線。歲月如歌,如今,當初“只爭朝夕”的少年們再度以青春的夢想和憧憬,熱情地為我們奉獻出一場藝術人生的視覺對話,這是一種怎樣的感動和執著。

    廣州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汪曉曙曾于1979年畢業于江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并留校任教,江西南城人,后在浙江美院進修研究生班學習,汪院長以水彩連環畫聞名藝術界,水彩畫頗為著名獲多項獎。汪曉曙的藝術之路從撫州開始,從江西開始。江西的土壤和經歷造就了他,在廣州發達的現代都市中,他一直在默默地回望故土。他是本次“四十年故事”的發起人,既是為了友誼的見證,也是為了對故土的回報。

    汪曉曙也是全能型的藝術家,他在水彩、油畫、中國畫等多個領域中自如游弋,轉益多師,相得益彰。善于進行理論思辨和總結的他,又相繼寫出《繪畫創作論》、《繪畫語言論》、《20世紀嶺南水彩畫史》、《美術創作學》等多部理論著作,可謂著作等身,這在畫家當中是極為罕見的。

    江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吳翹璇于1978年考入景德鎮陶瓷學院雕塑系。在具象雕塑領域,吳翹璇的作品以洗練和概括為突出特點,不僅體現出對雕塑語言的自如把控力,也體現了鮮明的主體意識和開闊的藝術視野。近年來,吳翹璇又在積極嘗試現代雕塑語言,利用材料的物理屬性來完成雕與塑的錘煉,力求形式與方式的突破。盡管他自己也坦言,他在具象雕塑領域更為成熟,但無疑,所有的嘗試與實驗,都將給吳翹璇的具象創作實踐注入新的血液。

    與汪曉曙和吳翹璇同窗好友唐高潮,兒時一起辦報,邁時一同辦展,實屬堪稱最完美雋永的回憶錄。據唐高潮回憶,“那時班級里辦報幾個同學湊在一起干勁十足,一切為了文化藝術理想,汪曉曙畫刊頭繪畫,吳翹曙負責題花和插圖,我和一同學負責文章內容,無追求無理想只為畫好手里的一期報刊,實在為迄今難以忘懷的珍貴記憶。”唐高潮書法創作領域中積極耕耘。其行書以王羲之《蘭亭》、《圣教》及米芾《蜀素》、《苕溪》為宗,上追晉唐諸家平和、典雅的俊逸書風,隸書則習《石門》、《曹全》,取其古拙意趣及淳厚高遠之姿。

    逆境之中雜草重生,雜草叢中獨樹一幟方為孤芳,恰巧楊建林就是這樣一只傲視雜草的花枝孤鳥,楊建林主攻人物創作,偶爾涉獵花鳥、山水。楊建林的不少水墨人物都脫胎于速寫,這是七十年代習畫者最可寶貴的品質,在照相機并不普及的年代,速寫既是鍛煉造型能力的最佳手段,也是積累創作素材的最好方式。楊建林把這種體驗延續到了今天,并發展出一套筆墨樣式,并自如地運用于花鳥及山水的創作。現代水墨人物的發展與西方素描的引進密切相關,傳統程式在面臨當代題材時受到了考驗與挑戰。楊建林敢于挑戰全新的領域,他以現代時裝為主題的人物繪畫頗顯示了智慧和勇氣,亮麗的設色與沉著墨塊的配合十分恰當,造型的幾何化感覺被強化,以虛實分割空間,以黑白組織結構,畫面有較強的形式意味。

    棄藝從商此為求生之上乘之選,命可活意難棄,對藝術的熱愛與執著可以說從一個繪者的初始就已經注入焦灼的血液,占時的冷卻只是未尋覓到酒精的燃點。下海經商的李撫生在知天命時心靈之火被再度點燃,義無反顧地重新投入到藝術之中,創作出一批高質量的作品,令人動容。如李撫生寫道,“倏忽間我清晰地感覺到內心深處有一扇門輕輕打開,多年生活的積淀和繪畫的激情再也按捺不住,想要噴薄而出,流淌在畫筆之下。” 李撫生沒有像前面幾位那般受過良好的藝術訓練,但他所擁有的,是良好的繪畫感覺,更是豐富的人生歷練和生命體悟,激情一旦釋放,才情的噴薄也就指日可待。李撫生“歸隊”了,也正是李撫生的“歸隊”,“歲月如歌”的集結號才真正吹響。少年時代的夢想在人生幾經拐彎后,又共同回到了最初的原點,因為這個原點,藝術的故事才得以被講述、被延續。

    本次展覽可謂是一場盛大且有深度的身份跨界展覽,彈指一揮間四十年歲月如歌,五位少年藝術創作友人,今在商政育藝界各盡其職數載已久,四十余載藝如泉涌,攜帶油畫、水墨、雕塑、水彩、書法、素描登上江西首屆藝術作品全面類別的集結號,揚帆追溯四十年前追藝往事,實為一部江西藝術故事的概述之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