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25日 11:47 新浪收藏 微博 我有話說收藏本文
展覽開幕式現場 展覽開幕式現場 展覽開幕式現場 張江舟與李學峰 邵大箴與李學峰由《中國書畫》雜志社、河南省美術家協會聯合主辦的“存神樂道——李學峰人物畫展暨得法樓開館”慶典,于2015年3月21日上午10時在北京琉璃廠西街得法樓舉行。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國國家畫院美術研究院長,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美術研究》雜志主編邵大箴;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河南省文聯名譽主席,河南省美術家協會主席馬國強;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江舟;西泠印社副社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李剛田;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池瑜;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副院長、教授王穎生;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丁謙;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研究員朱萬章等著名書畫篆刻家、理論家,以及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中國藝術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語言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專業機構與高等院校的學者、教授,還有《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中國藝術報》《中國書畫報》《美術》《美術觀察》《榮寶齋》《收藏》《收藏家》等報刊的編輯記者一百余人參加了展覽暨慶典開幕式。由著名文博大家王世襄先生題寫的得法樓,是河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李學峰先生的獨家藝術館,致力于書畫家李學峰先生藝術及作品的推薦和典藏。
作為得法樓開館的首次展覽,此展共展出了李學峰人物畫作品40余幅,題材主要以傳統道釋人物、古代高士和先賢造像為主。作品用筆遒勁圓潤、自然灑脫、剛柔并濟,流露出一種文思悠悠、玄機渺渺的禪意。李學峰以書法之筆入畫,用北碑南帖的筆意立其繪畫之骨氣,其中秀雅一路賦南帖之意態風流、疏放質妍,有珠玉風神;放達一路施北碑之骨力峻撥、氣息渾古之戛戛風骨,能欲執兩端而并蓄,收放自如,盡顯中國畫用線之趣味,可謂得法于畫之正體。通過這些展覽的作品可以看出,不管是廣州美院的科班出身及美術出版社的工作經歷,還是原有的雕塑專業及現在的人物畫創作,李學峰對不同時期作品創作題材的轉換并不十分苛求,而藝術表現上的超越才是其終極目標。他從不沉湎于自己已有的探索成果,而是不斷地增容自己作品的藝術含量,作品顯得清正雅和,意趣高古。李學峰是一位低調平和、踏實而不尚浮華的畫家,視畫畫為編輯工作之余最為開心的事兒。其人物畫不僅傳統功力深厚,而且具有鮮明的個性和深度的思想,表現出了很好的悟性與才情。但李學峰依然在探求著中國畫的創新之路,并不斷地把內心的想法表達于筆端,體現在自己的創作中,正因為如此,其藝術前景應該是令人迷醉的燦爛。
李學峰別署孑翁,室名得法樓。1957年生于河南淮陽,祖籍河南沈丘。1977年考入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1982年畢業分配到河南美術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并長期擔任副總編輯。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雕塑藝術委員會主任。20世紀70年代以來,李學峰即從事中國畫、連環畫創作,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并獲獎,先后赴法國、美國、日本、荷蘭、德國、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家及中國臺灣、香港等地區進行學術交流和舉辦畫展,多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以及國內外藝術機構收藏。出版有《李學峰水墨人物》《中國當代著名國畫家·李學峰卷》《當代名家素描·李學峰》等專集多部。
禪定空世塵 李學峰 昌明尊者 李學峰 持蓮羅漢 李學峰 秋水無聲 李學峰 悟道圖 李學峰 鐘馗嫁妹 李學峰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