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金聲
從前聽鄭逸梅先生說起施蟄存與陳小翠有一段未果的姻緣,當年周瘦鵑創辦的《半月》雜志曾發表施蟄存和陳小翠聯袂寫的《兒女詞》二十四首,施的表叔覺得這對小兒女頗有“文字因緣”,施父亦頗為積極,遂向小翠之父陳蝶仙提親,不料年僅十七歲的施蟄存“聞之大驚異,自愧寒素,何敢仰托高門”,婉謝了這門婚事。四十年后施通過鄭逸老聯系上小翠,兩人才又酬唱依舊。錯過了這樁天賜良緣,那么后來小翠的婚姻究竟如何呢?
小翠又名翠娜,別署翠吟樓主,杭縣人,父親是鴛鴦蝴蝶派文人陳栩、字蝶仙、號天虛我生,主編過《申報·自由談》,以自制“無敵牌”牙粉起家,創辦了“家庭工業社”,其兄為詩人、畫家陳定山。小翠自幼聰慧過人,13歲即能作詩,并從楊士猷、馮超然學畫。23歲聘為詩詞教授,然而閨秀的愛情并非都似陸小曼、徐志摩那樣羅曼蒂克,也許應了天妒英才的舊話,小翠的婚姻相當不幸,她與父親的學生顧佛影同窗共讀,漸生愛戀,奈父嫌顧貧寒,思攀高門,在她26歲時將其嫁給浙江督軍湯壽潛之孫湯彥耆為妻,在生下女兒湯翠雛后不久,兩人便以性格不合為由分居自立,協議男不婚娶、女不再嫁,一輩子堅守名節。她在遭遇自身變故后轉向另一段人生歷程,1934年,小翠與滬上馮文鳳、李秋君、吳青霞、顧飛等閨閣名媛,共同發起創辦了“中國女子書畫會”,在眾多閨秀畫家中小翠尤擅工筆仕女,極雋清雅靚麗,饒具風姿,書宗“二王”,筆致神逸,且工詩善詞,著有《翠樓吟草》十三卷,江南三大儒之一的錢名山從不輕易稱許,也說:“得見小翠,實不枉閱人一世。”
小翠的畫寒齋收了不少,近從朵云軒又競得一件撩人的精品:煙波池畔一位仕女斜倚在磐石上低吟(見圖),老梅虬枝上隨興點綴著銷魂的暗香,素箋未著一字,是闋《釵頭鳳》呢,還是一首懷人詩?我不得而知,想必此刻牽掛她的應是畫上的題詩人吧,那幾行字落墨恭謹,筆筆用神,實在儒雅:“好與梅花結比鄰,云鬟斜彈寫風神。粉痕淺淺脂痕薄,疑是羅浮夢里人。慕冰女史囑小翠寫此,命佛影題,即呈此乞正,大漠詩人。”
大漠詩人是顧佛影,無錫國專教授,畫家顧飛的哥哥,也是小翠的初戀情人,自抗戰軍興避亂川渝,勝利后始返滬上重逢獨居在家的小翠,仍癡情未改對其表露重圓之意,礙于前之約定,小翠言明與顧依舊難償夙愿,并以七絕九首示佛影,其中有:“梁鴻自有山中侶,珍重明珠莫再投”;“萬煉千錘戛然住,詩難再續始為佳。”雖不能再嫁顧佛影,但二人還能時通魚雁,詩翰往來,無奈顧乃恂恂學人教書為業,依舊窮困,郁郁成疾患了絕癥,老友朱大可招之住其亭子間,小翠時來探病,常酬以詩詞慰之,纏綿繾綣近五個寒暑,1955年夏,顧自知不起,臨終前將小翠詩詞、信函付之一炬,謂不愿小翠負此不好名聲,二人情史從此隱入湖山。
1956年上海籌備成立中國畫院,小翠首聘為畫師,1966年“文革”伊始她開始遭受迫害,68年7月1日午夜,年近花甲的小翠在安頓好同住的外孫后,梳理整齊從容走進廚房,鎖上門,吞下大量安眠藥后,擰開了煤氣閥門……
來源:新民晚報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