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歷史 > 天之水微語 > 正文

    鄭和真跡在美拍出8690萬元:或最初收藏在南京

    “大明楷書御制佛經”為鄭和真跡,每卷尺寸為33×24厘米,成交價1402.6萬美元

    “大明楷書御制佛經”為鄭和真跡,每卷尺寸為33×24厘米,成交價1402.6萬美元

    龍虎網訊 一向以“有錢任性”著稱的上海著名收藏家劉益謙日前又有大手筆。在最近紐約蘇富比舉行的拍賣會上,他以1402.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8690萬元)將一件明永樂年間的佛經收入囊中。據報道,這件佛經的書寫者是明代大航海家鄭和,更有外媒稱,這是鄭和存世的“唯一真跡”。

    南京明史專家、鄭和后裔得知此事后指出,鄭和書寫的佛經存世并非只有這一件,此次拍賣的“鄭和寫經”很可能是最初是被南京某寺廟收藏的。

    價超出最高估價90余倍

    在蘇富比舉辦的拍賣會上,這件來自日本藏家、據說是明永樂年間鄭和真跡的佛經,起拍價僅僅設定在10萬美元,但是拍賣一開始,便有15位買家參與競投,其中包括著名收藏家朱紹良、藏傳佛教學者一西平措等人。

    最終,佛經以驚人的1230萬美元落槌,加傭金后的成交價達到1402.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8690萬元),其買家就是來自中國上海的大藏家劉益謙。這件拍品的成交價超出最高估價90余倍,是本屆紐約蘇富比亞洲藝術周期間最昂貴的拍品。

    據報道,這件“大明楷書御制佛經”每卷尺寸為33×24厘米,由一名日本藏家提供,藏品的款識為“大明國太監鄭和,法名福吉祥”。

    鄭和法名是“福吉祥”就是鄭和

    “鄭和的佛教法名正是‘福吉祥’,鄭和曾經拜永樂時的高僧姚廣孝為師,法名‘福善’,但鄭和一般稱自己為‘福吉祥’。”南京明史專家馬渭源告訴記者。

    馬渭源說,很多人都知道,鄭和的祖先來自于西域,但他本人后來也信仰佛教。鄭和下西洋的航程中,每逢遇到佛教圣地,他都會去拜佛,并向寺廟布施。舉一個例子來說,第二次下西洋期間,船隊來到錫蘭山(今斯里蘭卡),鄭和對當地的佛寺進行了財物布施,供奉佛祖,當時立的《鄭和布施錫蘭山佛寺碑》至今猶存。

    鄭和研究學者、鄭和后裔鄭自海告訴記者,南京有很多佛教遺跡都與鄭和有關聯:鄭和在南京監修了舉世聞名的大報恩寺。靜海寺是明成祖朱棣為了褒獎鄭和航海功績而建的。牛首山弘覺寺塔地宮出土的鎏金喇嘛塔,被一些學者認為和鄭和有關,甚至有人認為塔內的舍利就是鄭和的骨灰。而南京城南的碧峰寺,其三位住持和鄭和都是好友。

    鄭自海說,作為佛教徒的鄭和,通過各種方式,為自己積累功德,親筆寫佛經并捐給寺廟,也是體現自己虔心向佛的一種方式。

    鄭和曾為南京佛寺寫經

    “外媒報道說,此次拍賣的鄭和書寫‘大明楷書御制佛經’是鄭和存世唯一真跡,這并不準確。”鄭自海說,2002年,浙江平湖對當地報本塔進行維修時,在拆卸塔剎寶瓶時發現一件放在黃花梨木質圓罐內的用金粉抄寫的《妙法蓮華經》,署名就是“福吉祥”,也就是鄭和。鄭自海說,《妙法蓮華經》部分經文是由鄭和書寫的,是國內發現的最早的鄭和真跡。

    據學者考證,這卷《妙法蓮華經》是鄭和為南京大報恩寺捐寫的,曾收藏在大報恩寺,后來由于大報恩寺遭大火,流失出去,輾轉到平湖報本寺。鄭自海說:“鄭和與南京佛寺的關系最為密切,因此不排除這種可能性:此次蘇富比拍賣的‘大明楷書御制佛經’,是鄭和為南京某寺廟捐寫的,也就是說,很可能最初就是收藏在南京。”

    除了親筆寫佛經,出錢刻印佛經,也是鄭和虔誠禮佛的方式。據史料記載,鄭和先后出資印刻經文,在北京、云南、福建、南京、鎮江等地寺廟供奉,南京靈谷寺、天界寺、靜海寺、牛首山佛窟寺、雞鳴寺都受捐過他刻印的佛經。鄭自海告訴記者,鄭和所刻佛經,有兩套存世,分別收藏在國家圖書館和云南博物館。金陵晚報記者 于峰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關鍵詞: 天水三岔 吳砦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