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健康 > 正文

    基藥定點不能一勞永逸 得競爭上崗

      醫藥網3月20日訊 上周,主管部門公布了基本藥物定點生產試點的第一批4個品種及中標企業名單。定點生產,保證了企業“有米下鍋”,生產穩定,可以真正實現“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種做法有利于調動企業生產廉價藥的積極性,有利于保證市場供應,值得點贊。     廉價藥不少都是國家基本藥物,此前政府只從最高零售價著手,規定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不能突破這條“紅線”。表面上看起來這個制度很好,老百姓可以放心享用,其實不然——只要原材料價格上漲,廉價藥便會銷聲匿跡,這并不是信口雌黃,近幾年已有大量的例子證明了這一點。     為什么老百姓經常會空歡喜?這并不是生產企業存心和政策唱反調,原料漲價了,相關產品卻無法水漲船高,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時間一長,企業肯定難以承受,只能和廉價藥生產說“拜拜”了。舉個例子,上海某企業生產的薄荷麝香酚搽劑,100毫升/瓶,零售價是5.1元,深受百姓喜愛,但由于生產該藥物的原材料一再漲價,其中麝香草酚原料由每公斤275元漲至8000元,漲價幅度高達29倍,企業不得不停產。由此可見,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的時候不能“剃頭挑子一頭熱”,要兼顧各方利益。     毋庸諱言,定點生產這個辦法雖然好,但也不能包醫百病,僅局限于此還是遠遠不夠的。     為什么?一則,定點后企業沒了競爭,容易喪失活力。“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企業就可能放松自律,影響品質。所以,定點不能一勞永逸,定點要限時,比如一年或兩年。過了時限就要重新審查,競爭上崗。同時,不能因為定了點,監督檢查就“馬放南山”,還要加強日常監督檢查,以保證定點藥品質量始終如一。     二則,如上例子所述,生產需要原材料,原材料短缺或原材料價格波動太大,都會影響生產,所以,對生產廉價藥物的原材料,國家要調控,不能任其自由漲價。要做到這一點,應當像對待糧食一樣,對一些廉價藥物的原材料進行必要的收購庫存,在市場缺乏的時候拿出來投放,以達到抑制價格猛漲的作用。或直接提供給生產廉價藥物的企業,以減輕生產企業壓力;或在原材料漲價較大的情況下,由政府承擔漲價的因素,給生產企業減免稅收等。     筆者看到一則資料,在巴基斯坦,醫院分為公辦和私立,藥店分為平價和營利藥店兩種。公辦醫院和平價藥店的藥品全部來自政府出資的藥廠,雖然沒有什么名貴的藥物,但藥品種類齊全,價格低廉,治療常見病也很有效。富人要吃名貴藥可以到私立醫院或營利藥店購買。這種“釘是釘鉚是鉚”的做法,既保證了廉價藥品的穩定,又使相關方各得其所,這種做法很不錯。總之,從多方面著手打好組合拳,才能打破藥品降價死的怪圈,保證市場穩定供應,不讓定點的作用打折扣或落空。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