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萬順先生在龍城文化沙龍文化論壇上主講絲綢之路的文化元素)
一、華夏文明的起源
在幾億年前,亞洲大陸和印度大陸發生碰撞,兩大板塊的碰撞,隆起的山脈叫崑崙山脈,連綿萬里,冰雪覆蓋,被稱為世界冰山之父<穆什塔格峰>,又稱為萬山之祖、萬水之源,昆侖山脈連綿萬里,養育著多彩的民族,滋潤著華夏大地。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造成祖國的山河是西北高、東南低。西伯利亞的寒流,要向太平洋流動去尋找它的歸宿。太平洋的熱空氣要上升,要向西伯利亞方向流動,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這種自然規律把祖國的大好河山形成了一個風帶,造成了我國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季風流動頻繁的國家。橫跨南北的秦嶺山脈又形成了南北氣候的分界嶺,西伯利亞的寒流向太平洋流動的時候,翻越昆侖山脈時,為了卸壓,使昆侖山脈常年冰雪覆蓋,泄壓后沒有水分的冷空氣橫掃西部,造成我們西部常年少雨干旱,但自然地地貌又給我們西部造成了適于眾灌木生存的地理環境,因此西部在遠古時代,是森林密布、灌木叢生,流水潺潺,成為森林文化時代,人們都說黃河是母親,那么渭河就是母體,在八千年母系社會時代,渭河流域,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最適合人類的繁衍,隨著人類部落的增多,部落之間為了生存爭奪地盤,由此而誕生了父系社會,也是人類最早的華夏部落,女媧把酋長讓位給伏羲。男人可以去狩獵,去征戰,保衛自己的家園。由此也誕生了伏羲文化的起源。伏羲作為部落的酋長,擔負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在遠古那個季風頻多的年代,人類生存艱難,伏羲在卦臺山,用土堆起八根樹干,觀日月天象,用日光和月光影子的移動,來結繩計時,一個結為一,兩個結為二,這就開創了華夏文明的紀元,伏羲用他的一生創造了十八項發明:結繩計時,鉆木取火,骨針針灸,婚喪嫁娶、開山修渠,刀耕火種,辮麻網罟,二十四節,谷雨春風、白鷺霜降,寒露秋風,是人類有個生存的規律和適應氣候的生存,使人們進入遠古的文明時代,大地灣文化遺址代表了八千年人類文明的開始。
隨著華夏文明的開始和發展,華夏族開始大面積的繁衍,也代表著華夏族部落的崛起,隨著人類的增多,順著渭河而下,到了關中平原,人們開始挖掘窯洞,防備水淹,由此華夏民族由地下開始居住在地上,這就誕生了半坡文化,也是華夏文明五千年的開始。隨著渭水匯入黃河,順黃河直流而下到了中原大地,廣闊的平原,人們已經開始蓋房住了,著名的二里頭文化的崛起是華夏族容納了更多的民族,才有了華夏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使華夏文明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因此,兩千年文化看北京,四千年文化看中原,五千年文化看關中,八千年文化看天水。
二、絲綢之路三千里,華夏文明八千年
隨著漢朝張騫的西域之行,陸路絲綢之路的開拓連接歐亞,中國第一次走向世界,隨著商隊的駝鈴聲聲沿著絲綢之路,直到歐亞,商貿的繁榮和多種文化的交融,唐代改革開放的政策,使生產力得到了釋放,婦女得到了徹底的解放,佛教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文化和藝術達到了頂峰,唐詩三百首的文化涵蓋使宋人只能做宋詞了,麥積山石窟的雕塑證明了大唐盛世的燦爛輝煌。隨著經濟的繁榮,文化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外國人只要有才干都可以京城為官。當時的西部是相當的繁榮,尤其西域,經貿更為突出,有一首詩這樣寫著:“踏遍青山十萬峰,走向偏西便向東。五岳歸來不看山,不及龜茲一片云。”說明了當時唐代文化在西域的盛行,萬方樂奏,歌舞升平。
隨著西方的文藝復興,帶來了西方的工業革命,使海上運輸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使西方列強在強大的工業化的繁榮及經濟的支撐下,使西方列強用鋼艦利炮屢屢犯我中華,使陸路絲綢之路漸漸衰竭。因為世界上最便宜的,最方便的運輸就是海運,最便利的交通工具就是海船。海運的便利帶來了沿海國家的高速發展,全世界的富人百分之七十住在沿海,全世界的窮人百分之三十住在內陸,也使我們國家東西差距加大,貧富懸殊比例失調。
三、絲綢之路的文化元素
今天習主席提出了“一路一帶”的國家戰略,重啟絲綢之路,重振華夏文明,以高鐵走出西部,連接世界,以經貿促進發展,用文化融合世界,擬建一條高鐵,通過南疆橫穿巴基斯坦,到達大洋彼岸瓜達爾港,與印度洋接軌,使我國能源戰略、石油運輸線縮短了百分之八十五,另一條高鐵橫穿哈薩克斯坦,連接中東解決能源戰略,未來的十年,鐵路連接贊比亞,直到南非,繞到美國后院,中俄合作開拓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修建歐亞高鐵,將俄羅斯中亞各國,伊朗,以及歐洲聯通成一個整體。如此一來,歐亞大陸經濟圈形成,美國就再也沒有插手之地了,美國石油霸權的地位開始動搖了。
海上絲綢之路由中國投資泰國,開挖開拉運河,繞過馬六甲海峽,直通大洋彼岸,連接世界,一路一帶向世界形成兩個反向經濟圈,突出重圍,使中華民族走向世界。
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五個金磚國家,占了世界GDP的一半,一旦成功,就宣告美元世界貿易貨幣地位即將崩塌。
今天亞洲投資銀行的啟動,五十三個國家的加盟,人民幣國際化的時代不遠了,同時也加速了一路一帶的經濟基礎建設和貿易互通,相互支持、共同發展,形成世界新經濟圈,美國霸權時代面臨著動搖,美元霸權的地位將以撼動,中華民族將成為更健康、更有競爭力的亞洲領袖。
在絲綢之路上建立儒釋道基礎上的中華文化才是最優秀、最古老,最能與天地和諧的文化,而文化才是人類最偉大的武器,就像漢字,經歷幾千年,卻仍然是世界上使用人數眾多的語言,而文化就是像大海一樣,小者湮滅一個民族,大者湮滅一個國家!
絲綢之路將來會成為國家的戰略要地、能源基地、旅游勝地、文化高地。
四、連吉部長在敦煌會議給全國著名畫家的講話
二戰后,我國的海域十六條黃金水道被西方列強(包括日本)占領瓜分了,我國沒有出海口,我們被西方列強在海上重重包圍了,我們想和泰國用高鐵換大米,美國不讓干,逼使拉英下臺了;我們想和緬甸合作鐵路,美國人也不讓干,造成緬甸軍方內戰了,我們和俄羅斯能源合作,美國不高興,挑起烏克蘭事件。西方列強讓中華大陸永遠困擾在大陸上,曾 經輝煌的絲綢之路因為海運的強盛而漸漸枯竭了,今天,中華民族要突出重圍,走向世界,重啟絲綢之路經濟帶,用高鐵連接世界,用鐵路溝通歐亞,將會在絲綢之路上車輪滾滾,機聲隆隆,沿絲綢之路經濟帶、到處是太陽能、風能、煤變油、煤變氣、煤變電、煤層氣、頁巖氣、天然氣等待著開發,誕生著新能源時代的到來,伴隨著新經濟時代的發展,處處是一片生機。西部的經濟要發展,文化要先行,傳承優秀文化,發展現代文化,以現代文化為引領,以科技教育為中心,西部實現跨越式發展,全國的畫家們今后要走進西部,畫西部、寫西部,畫西部的大美山川,畫西部的雄關漫道、金戈鐵馬、萬里河山,畫英雄,畫西部氣派,畫出西部人的豪邁,畫西部多彩的民族,畫絲綢之路上燦爛的文化,畫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氣派!江南的秀山秀水雖然很美,但太內斂了,不由得有點“隔江猶唱后庭花”的感覺,如果你們能畫出西部的壯美和豪情,釣魚島,不用打,日本人就送回來了!
劉大偉主席講,西部是畫家的搖籃,絲綢之路是藝術家的天堂。歷史上多少人才輩出,民歌之父王洛賓創作了一千多首西部民歌,其中七百多首傳遍世界,使世界了解了西部的神秘和大美。黃胄大師畫出了幾萬張西部民族文化的燦爛,讓世界了解了西部文化的神奇和輝煌。
曾記否,成吉思汗五萬鐵騎,每人備兩匹戰馬,橫掃歐洲,男人殺掉,女人留下,奪城掠地,何等英雄,至今使歐洲汗顏!
清王朝時代,國際恐怖主義和沙皇俄國聯結英國恐怖分子犯我西疆,一夜殺掉和田五萬維族父老,年內占領南北疆,使新疆百分之七十疆土淪陷,像殺雞宰羊一樣把維吾爾族兄弟殺得血流成河,當時倭寇屢屢犯我海域,慈禧太后緊急召見大臣,李鴻章進言,西疆已淪陷,不如把西疆軍費用以沿海,以抗倭寇,左宗棠直言覲見,佛爺萬萬不敢!歷朝歷代,文景之治,大唐盛世,康乾盛世都是后方穩固,資源遼闊,牛羊遍野,兵強馬壯,稱為西部糧倉,如今割舍西疆,如斷我中華半壁河山!我愿立一軍令,帶兵一年內收復西疆,如收不回,我愿提頭來見!太后同意,委以重任,左宗棠帥湘軍十萬,鐵馬夜嘶千里月,雕旗風卷萬重云,橫掃西域,一炮成功,用剛進口的法國的紅衣大炮炸死了恐怖頭目阿古柏,使國際恐怖軍隊聞風而逃,千軍橫跨天山,笑傲昆侖,從此,百年無人敢犯西疆。
解放軍大軍收復新疆后,印度挑釁邊疆,我十萬大軍橫跨雪山,躍馬昆侖,一戰直殺印度首都新德里,將使印度五十年不敢呲牙。
王震將軍鎮守新疆,屯墾戌邊,號召維吾爾族民族種糧養豬,豐衣足食,雖然維族人養的豬像狗一樣瘦,但也積極響應民族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五、結尾
我們天水地區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源頭,關中經濟帶是絲綢之路上的加油站,我們應當打造文化天水,旅游天水、科技天水。
華夏文明從這里開始,絲綢之路在這里起航,實現中華民族文化強國之夢!
下面是我的朗誦——話說天水:
我小時候是在天水長大的孩子,
幼小時候聽著奶奶講的天水傳奇的故事
這兒有兩座山
一座叫卦臺山,一座叫麥積山
一座是東方藝術的雕塑館
一座是傳播遠古華夏文明的殿堂
這兒有兩條河
藉河,一條渭河
一條流長江,一條入黃河
這兒有兩個祖先
一個伏羲爺爺,一個女媧娘娘
聽著聽著我睡著了
在夢中,我看見
女媧娘娘領著華夏兒女,又到西天補天去了
伏羲爺爺正在刀耕火種,打草結繩
傳播著遠古的華夏文明
忽然,耳際尤聞
金戈鐵馬聲聲,好像蜀漢大將軍姜維又在九伐中原
唐代大詩人王昌齡揮毫書寫著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壯麗的愛國詩篇
突然,在夢中看見習大大
引領者海外六千華人,來這兒投資祭祖來了
在喜悅中,我的夢醒了
終于明白奶奶講的傳奇的故事
因為,天水是龍的故鄉!
(趙萬順先生)
作者簡介:
趙萬順,字一帆,1959年出生于甘肅天水,河南大學美術系畢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新疆美術家協會理事、新疆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美協新疆創作中心常務副主任、新疆絲路書畫院執行院長、新疆美協華夏藝術館館長、甘肅國畫院副院長、甘肅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天水創作寫生基地常務主任、天水華夏藝術館館長、天水金龍大酒店董事長。
趙萬順自幼酷愛繪畫藝術,先后師從著名花鳥畫家何曉峰、山水畫家郭文濤、人物畫家龔建新研習花鳥、山水、人物畫,并受到劉大為、史國良、蔡超、尼瑪澤仁等名家指導。2006年、2008年、2010年與中國美協成功舉辦“中國美術家協會全國創作中心天水工作會議” “中國文聯、中國美協赴新疆慰問采風活動” “中國美協寫生團赴新疆采風寫生”等系列活動。曾出訪美國、歐洲各國,其反映新疆風情的美術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并被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等單位收藏。2009年被授予“國際突出貢獻書畫藝術家稱號”,2010年被評為“中國書畫十大年度人物”,2011年榮獲“第二屆國際書畫藝術發展論壇金章獎”。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