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國,字積德,號墨石,1965年出生,甘肅蘭州人。現為蘭州市書畫研究院書記、中國國畫院蘭州分院常務副院長.出生于書香門第的陳建國,自幼受到家庭書卷氣息的熏陶,少沐墨香、酷愛書畫、飽讀詩書,是一位集詩、書、畫、篆為一體的實力派藝術追求與創作者。
藝術來源于生活,少年時代的陳建國成長在秀峰險峻、水潺天湛、古剎香裊的甘肅興隆山腳下。秀美的山水、飄香的農野、淳樸的民風,黃河古浪畔恬靜的農村,為他提供了書畫創作的原始素材,觸動著他的創作靈感。天稟其賦、慧洞道法、勤補天拙,故鄉的山水草木讓陳建國汲取了豐富的藝術養分,成為他詩畫創作中掘之不竭的一眼清泉。
十六歲始,陳建國揖別鄉土,提筆從軍,在長達十八年的軍旅生涯里,他依然墨浸戎裝、臨池不懈。期間,他認識到將書畫與中國古典哲學和中華傳統(民間)思想相結合的重要性,憑著對藝術的敏感嗅覺,陳建國對武術、佛教、道教、中醫的研究均小有所成,同時他對收藏黃河石、古董、制作和收藏根雕、篆刻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天地萬物雜然歸宗,陳建國用自己的悟性,將它們的精髓用一紙白宣、一抹濃墨進行了表達。
鑄劍一朝夕,磨劍數十載,在歷經無數次的喜悅與彷徨后,陳建國的書畫作品終成上作。觀其書法:古樸、凝重。猶以他獨有風格的“六分半體”,揉合了真、魏、隸、篆、簡多種書體于一身,使得越看越古、越看越新,予人以金石之氣。同時字型和筆意“古樸自然,憨態可掬,無拘無束”,這是一種“不補不履”的原始狀態,呈現了書法返樸歸真、以稚達意、以陋通神的全新意境。作書充分體現了清代書法家傅山所言:“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率真毋安排”的“四寧四毋”之理論。
觀其國畫山水:在雄渾、剛健的筆鋒里,展現著古而不陳、新而不流、靜而不孤、鬧而不喧、遠而不離、近而不親、淺而不敷、深責達遂的意境,呈現出了構思奇特、維妙、深遠、宏大的風格。學故能化、學新能容,陳建國不拘于古法,不華美取悅,而是突出景物的自然神韻,追求一種純樸、率真的美感,讓人恍然如置身于幽美清新的自然美景之中。
近年來陳建國書畫作品入展多個國內外展區,并榮獲多項榮譽,同時作品被眾多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博物館和個人永久收藏!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