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湖北 > 正文

    七旬翁寫1146字長詩感謝老伴 把一雙侄兒養大(圖)

    王作季老人給老伴吳緒彩書寫贊美詩 記者李葳/攝

    她把一雙侄兒當親生的養大

    七旬翁寫詩感謝老伴:

    來世還牽你的手

    記者李銳通訊員肖建洲丁峰

    “老伴,我牽著你往前走。早晨,我和你去看新一輪日出,晚上,我伴著你去看天上的月亮和滿天的星斗。”

    感念老伴撫養一對侄兒長大成人,青山71歲的王作季老人日前寫下一首1146字的長詩。王作季昨日說:“年紀大了,非常想寫點東西感謝老伴為家庭的付出,前兩天凌晨起來,一氣呵成寫出了這首《老伴,我牽著你往前走》。”

    62歲的蔣永元跟王作季、吳緒彩夫婦做了30多年街坊,“老王家伢們聽話,特別孝順,這院子里的人都羨慕他們。”

    另一個老鄰居胡光輝說,“老王有今天,得虧娶了個好老婆。她要是對侄兒們不好,他們會這樣講孝心?”

    大哥大嫂留下兩個兒子

    1968年3月,在南海艦隊服役的王作季回漢川老家探親。經人介紹,認識了比他大5歲的吳緒彩。吳緒彩是家里的獨生女,中專畢業后在小學代課。1969年12月,這對戀人喜結連理。

    1971年9月,王作季轉業到武昌一家軍工廠上班,吳緒彩仍在漢川老家。第二年3月,王作季的大哥大嫂相繼因病去世,留下兩個兒子,大的3歲、小的1歲。臨終前,大哥對吳緒彩說,“孩子就托付給你了,你只當多生了兩個的。”

    當時,吳緒彩的大兒子剛滿月,一下多了兩個孩子要照看,還要照顧臥病在床的婆婆。大隊書記建議將兩個孩子送縣孤兒院,吳緒彩只一句話:“再苦再難我也要把孩子拉扯大!”便將兩個侄兒接回家中。

    一下成了3個孩子的媽,吳緒彩干起了農活。王作季當時每月工資37.3元,寄20元回家。吳緒彩每天勞動結束后,夜晚就在家里用蘆葦編蘆席補貼家用。

    1974年,他們的小兒子出生,吳緒彩一個人要照顧4個小孩加一個老人。每天天不亮,她要走1里路挑水回來,然后把全家人的衣服洗了晾好。中午下工后,趕回來為他們做飯。在田間勞動時,總要朝家里看看,生怕孩子們出什么意外。有幾次夜里,侄兒生病發燒,吳緒彩叫醒鄰居,陪她背著孩子摸黑走幾里路去衛生院看病。

    兒子也叫她“嬸嬸”

    1977年9月,因為可以將吳緒彩招工,王作季調到位于青山區的原武漢汽車車橋廠上班一家6口結束了8年的分居生活,王作季可以幫吳緒彩照顧4個孩子了。

    在這個特殊家庭里,王作季和吳緒彩的兩個親生兒子從沒叫過爸爸媽媽,因為跟著兩個堂哥叫,他們也把父母叫叔叔、嬸嬸,吳緒彩說起這件趣事毫無遺憾:“4個孩子像親兄弟一樣。”

    “叔叔嬸嬸對我們比親兒子還親。”大侄兒王洪學說,他后來在漢陽讀書,只要周末回家,叔叔嬸嬸就做好吃的給他,走時還帶些錢和菜去;小侄兒王洪武說“我們兩兄弟結婚早一些,他們把家里的錢都拿出來給我們辦了婚事。”

    如今,兩個侄兒在漢正街做服裝生意,兩個兒子也在紅鋼城開了公司,日子都過得不錯。侄兒們前年送二老去臺灣游玩,去年去了江南,今年又讓他們去泰國旅游。

    “街坊鄰居都說我們是院子里最幸福的老人。”王作季笑著說,全家有今天,主要還是老伴吳緒彩的功勞。“我要牽著她的手,來世還做夫妻。”

    文章來源:長江日報 責任編輯:劉姍(實習)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