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幼兒園的小朋友展示自己手繪的七彩“斗蛋”。孟德龍/攝
圖為幼兒園的小朋友展示自己手繪的七彩“斗蛋”。孟德龍/攝
5月6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揚州民間有“斗蛋””“繪彩蛋”“稱人”等多種習俗。當日,江蘇揚州市杉灣花園社區杉灣幼兒園的小朋友手繪七彩“斗蛋”,體味民間習俗。
揚州民俗專家黃老師講述了揚州“立夏”的習俗,他說,“斗蛋”是說,立夏當日,家家戶戶煮好帶殼雞蛋,不能破損,用冷水浸上數分鐘之后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袋,掛于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斗蛋游戲。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斗蛋時蛋頭斗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斗過去,破者認輸,最后分出高低。蛋頭勝者為第一,蛋稱大王;蛋尾勝者為第二,蛋稱小王或二王。諺稱:“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見的腹漲厭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
“稱人”也就是稱體重。黃老師說,過去人們在村口或家門里掛起一桿大木秤,秤鉤變成一張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稱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立夏稱人會給人帶來福氣,人們也祈求秤人的吉利話給他們帶來好運。
同時,黃老師也說,過去有的民間習俗,現在用不上了,因為現在人的生活條件好了,什么都有。如,過去在揚州,立夏是一個嘗鮮嘗新的節日。這一天可以品嘗到一年中最早的收獲物,如李子、櫻桃、梅子、蠶豆、新茶、春筍、莧菜等。
總之,從一些民間習俗可以看出,老百姓都是想以此寄托祈求長壽、健康、吉祥,同時也是反映人們渴望平安、希望富裕、祈求幸福、熱愛生活的體現。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劉姍(實習)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