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7日上午,由天水市文聯、甘谷縣文聯、天水市書畫院、天水市書法家協會舉辦的“心墓晉唐--張弘揚書法展”在天水書畫院隆重舉行,天水市文聯主席王進文等領導出席了開幕式并講話,甘谷縣委宣傳部部長、張弘揚所在學校校長等先后發言致賀。
甘谷縣、天水市書畫愛好者200多人參加了當天的畫展開幕式。
張弘揚,男,1979年生于甘肅甘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甘肅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天水市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甘谷縣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書法作品獲獎入展情況:
全國第十屆書法篆刻展優秀作品提名獎
全國第三屆草書作品展優秀作品獎(最高獎)
首屆“三蘇獎”全國書法展覽優秀作品獎(最高獎)
全國首屆“陶淵明獎”書法作品展優秀作品獎(最高獎)
第三屆中國海西書畫大展賽優秀作品獎
生態大連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
第三屆四堂杯全國書法展
全國“王安石獎”書法作品展
“乾元杯”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
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全國書法展
“瘞鶴銘獎”全國書法作品展入展
第二屆中國西部書法篆刻展入展
第三屆中國西部書法篆刻展入展
全國首屆“小欖杯”書法大賽入展
全國第二屆隸書展入圍
“山丹紅”杯甘肅省書法大獎賽一等獎
甘肅省第三屆“張芝獎”二等獎
甘肅書法名家百人作品展
甘肅省首屆書法篆刻大展入展
甘肅省第五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入展
甘肅省第三屆新人書法展入展
第二屆“希望圓夢”杯全國書畫作品展入展
張弘揚書法展前言寫到:
張弘揚者,隴上古冀城人也,年逾而立,授學于梓里。幼自踞于墨池之側,經年捻管不懈,聚天賦以追晉韻、明規矩而取唐法、深功力而臻妙境。終于翰園之中居一席之所,得書界同道之嘉譽,步最高殿堂之佳境,堪為古城甘谷之才俊。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甘肅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天水市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甘谷縣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觀弘揚之書,鐘王之趣存于筆墨之間,晉唐之風躍然紙上。然其書又非因書而書耳,其書莫不以神氣為主,蓋無獨以筆墨之運用,點畫之布置而至韻味全無之患。以“但見性情,不睹文字,乃書道之極”喻之,亦不為過。弘揚書法至此境界,皆因其勤學善思、染翰揮毫、好而習之、積歲聚年,擇善而取,不欲得而得之,恰合“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之晉唐審美理念。其書“取法乎上”,以二王入手,遍臨羲獻諸帖,又習米芾、趙孟頫、文征明、董其昌諸體;且有《書譜》、《自敘帖》、《石門頌》《西峽頌》《張遷碑》《華山碑》置于案首,日日臨池、歲歲奉墨,二十余載未有懈怠。雖未得古趣之萬一,卻也因之而略知書道之深遠。尤其難能可貴之處,弘揚以畫及書,書畫互補,相得益彰。遂于書途之上,苦尋“秘響旁通,伏采潛發”之路徑,遍索“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之妙境。心尚古趣,不求虛譽,弘揚而不張揚,只以承傳華夏文化精髓為心之所趨。
今逢盛世,書道亦然,弘揚先生趁其勢而登其峰,于三尺講臺、五尺書案之畔尋山川大河之高深,終于阡陌之上獲藝術之果實。屢得數獎,不可盡列:全國第十屆書法篆刻展優秀作品提名獎、全國第三屆草書作品展優秀作品獎、首屆“三蘇獎”全國書法展覽優秀作品獎、全國首屆“陶淵明獎”書法作品展優秀作品獎、第三屆中國海西書畫大展賽優秀作品獎。由此可見弘揚之弘揚之時不遠矣。
然珠玉在側,未敢以些許之光與皙璧媲美,況天水乃羲皇故里,人文薈萃,淪精翰墨者數有萬千,登于峰巔者亦非鳳毛麟角。今乘仲春之和風,于天水畫院舉辦匯報展覽,集弘揚先生數十幅書畫作品懸于亭壁之上,以“心慕晉唐•弘揚書道”名之。意欲求得同道師長之教誨,捻管弄翰者之點評;若得高士把腕授法,實為弘揚之所望也。若可借展覽之機聚朋會友,共論學書之道,亦乃弘揚之愿耳。
展覽所依者,良師益友,書界眾賢也。更有天水市文聯,天水市書法家協會,天水書畫院等鼎力相攜,知不可以片言相謝而謝之!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市文聯主席王進文講話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張弘揚作品
張弘揚作品 展
張弘揚作品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