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陜西 > 正文

    西安將召開立法聽證會 污染嚴重時機動車或限行

    華商報訊(記者李治燕)4月27日至5月13日,《西安市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條例(征求意見稿)》(簡稱《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規定“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市大氣環境質量狀況和不同類別機動車排氣污染的程度,對機動車采取限制通行區域、通行時間的交通管制措施”,華商報報道后該規定引起讀者、專家的關注。《意見稿》中的規定究竟是否合理,今日西安市法制辦將就相關問題召開立法聽證會。

    焦點:加強交通系統建設能否執行到位

    西安市法制辦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此次聽證會陳述人均是通過向社會公開征集而來,共12名,包括大學老師、汽車檢修公司負責人、自由職業者及律師等。

    據了解,機動車尾氣是西安市PM2.5三大首要污染之一,對空氣質量的影響較大。“我們挑選了各行各業的人,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能夠了解各方對該條例的意見,使條例的定稿更加科學化。”上述工作人員說。

    《意見稿》中有很多內容都頗受市民關注,如加強行人、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改善城市道路的自行車行駛和行人步行條件能否執行到位;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定期向社會公布機動車排氣污染監測信息和車輛排氣污染違法信息是否科學合理等。

    建議:何時限、如何限應細化

    就《意見稿》中關于大氣污染嚴重時機動車可能被限行的規定,華商報記者日前采訪了部分專家和西安市民。

    長安大學環境與工程學院教授鄧順熙表示,該條例不夠詳細,建議細化內容,“明確空氣污染到什么程度限行;限行對象又是誰,是私家車、公交車、還是公車等;是單雙號限行,還是別的方式”。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大氣環境研究專家沈振興表示,限行的前提是公共交通要發達,公眾出行較方便。同時,應調研不同車型尾氣的污染程度,避免一刀切。

    市民王帥說,必要時采取限行的措施是可行的。家住西安市鳳城五路的趙女士也說:“環境對于人們來說,確實太重要了。如果要在環境和開車之間選擇,我肯定選環境。”

    項偉是反對限行者。他說,這幾年,各地汽車限行、限購的政策相繼出臺,但影響空氣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相關部門應綜合考慮改善空氣質量的方案,而不要把罪責都加在機動車上。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