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山東 > 正文

    山東4名90后相約燒炭自殺 被救后稱"很刺激"

    中毒較輕的小譚被救醒

    中毒較輕的小譚被救醒

    用于自殺的炭

    用于自殺的炭

    18日晚8點多,飽含一氧化碳的縷縷炭煙,彌漫在濟南一出租屋內。“90后”小譚在離家千里的濟南,與另外兩名外地來濟赴約的“90后”,如約點燃木炭自殺。煙霧在室內彌漫著,其中兩人相繼滑倒在地,小譚最后一個昏倒在地。若非隨后赴約的第4名成員報警,3條年輕的生命將就此凋零。

    陌生約會 4名“90后”網約來濟,“一起離開這個世界!”

    幾天前,小譚從網上貼吧收到一陌生網友的私信:“一起走!”沒經過太多思考,他快速回復:“時間、地點?”簡短的幾句對話,兩人便達成共識:“一起離開這個世界!”

    隨后,小譚被對方拉進一個群,在聊天中他認識了另外一男一女,也都是“90后”。他們互不相識,只互相知道對方的性別,但卻快速決定,從各自所在城市奔赴濟南。只是沒想到,最初組織他們認識的那個男子,卻爽約了。

    四五天前,小譚從石家莊乘坐動車到達濟南西站。“我自己從濟南西站出來后,徒步走到歷下區,看了一路的風景。”小譚說,他去過大明湖、泉城廣場……“濟南是一個美麗的城市。”

    美景沒能動搖他自殺的念頭。18日上午8點多,來濟數日的小譚在賓館里接到電話,網上認識的一男一女要來見自己。沒有任何警惕,3人快速碰面,開始在濟南閑逛,甚至不知道走的是哪條路。

    “傍晚,我們一起吃的飯,他倆去超市買了一些東西,我在外面等著。”小譚說,之后3人一同來到天橋區名泉春曉小區,21樓那個房間是男子租的。一同攜帶回來的還有一堆木炭,3人準備在這里一同離開這個世界。

    從彼此陌生到相約“同年同月同日離世”,3人在網上沒有聊太多,見面也沒多聊。

    連夜搶救挽回3人性命,兩自殺者仍在重癥監護室

    命懸

    一線

    18日晚上,除小譚外的兩人喝了很多酒。“他倆把門窗都關死了,一開始木炭盆在里面一間屋里,后來覺得太熱,來到客廳。木炭點燃后,他倆不一會兒就暈過去了,我看到情況不好,就趕緊把一間屋子的空調和窗戶都打開了,想把他倆都拉進去。”小譚說,他先去拉那個女子,沒有拉動,之后感覺頭暈、無力,也倒在了地上。

    “進屋時滿屋子的煙,3個小孩都躺在地上,旁邊還有一盆正在燒的木炭。”18日23:00多,剛搶救完的120醫生氣喘吁吁地介紹。在省交通醫院的搶救室內,是滿屋子的醫生和3個直挺挺躺在床上的孩子,兩男一女。

    “醒醒,你家是哪的?”醫生邊搶救邊嘗試了解3名孩子的情況,但沒有結果,孩子任何親屬都聯系不上。3人戴著氧氣罩,全無意識。

    離開醫院后,記者來到3人租住的該小區A區2號樓2101房間。記者看到,房間的防盜門已被撬開,雖然一直通風,室內還是可以聞到木炭燒過的味道。防盜門內側被黃色的膠帶死死地密封住。在房間北側臥室內有3個不銹鋼臉盆、1個鐵鍋和1個塑料臉盆。其中鐵鍋和1個不銹鋼臉盆內盛滿了木炭,已被水澆滅。房間客廳桌子凌亂,放著3罐啤酒和3瓶二鍋頭,其中一瓶二鍋頭已經被打開喝過了。

    19日凌晨,癥狀較輕的小譚蘇醒了過來,傷勢較重的另外一男一女一直在重癥監護室,凌晨4點左右清醒過來。醫生稱,3人的命都撿回來了,但即使搶救過來,兩人也會有一星期的危險期,是否會有后遺癥現在還不明確。據了解,小譚昏迷后,最后赴約的女孩及時撥打110報警,寶華街派出所民警立即趕到現場的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自殺人員才從死亡線上被拉回來。

    一男自殺者父母離異,“第4人”患有精神疾病

    身世

    坎坷

    頭發高高豎起,身上帶著文身,偶爾夾雜幾句英文,這是1997年出生的小譚給人的第一印象。在江西省井岡山出生的他,目前在河北省石家莊做繪圖設計,每月4000多元的獎金。酷愛攝影和旅游的他,這次來濟南,僅僅是為散散心,“大家說燒炭自殺那就嘗試一下嘍”。

    獨生子小譚成長在一個離異的家庭。父母何時離婚,自己都記不得了。母親沒有工作,整日打麻將閑玩,上學時他的花銷全部由父親支付。到處游玩的他,平時基本不和母親通話,而與父親也有一年半沒見面了。

    相約自殺的4人都不是濟南人。另外兩名“90后”的身世,小譚并不清楚,“只知道那名男的在讀高三,學習壓力比較大。女的情況不了解。他倆此前也互不認識。”小譚說,在他昏迷之前房間里一直都是3個人,至于誰報的警,以及后來怎么得救的,他并不清楚。

    有沒有考慮過自殺的后果?小譚面帶微笑回答:“你不覺得這樣很刺激嗎?”他認為,自己就是在玩一玩。出院后,他決定回石家莊上班,就像一切都沒發生過。最后,他笑著反問記者:“還有什么想問的嗎?”

    “自殺聯盟”的第4人是一名23歲的女孩,若無她報警,小譚等3人將無人搭救。“這個姑娘現在在派出所,但另外3人的情況,她什么都不了解。”18日24點,寶華街派出所辦案民警介紹。

    19日,該女孩家屬介紹,她平時患有抑郁類精神疾病,近日從哈爾濱來濟赴約。得知女兒準備自殺的消息后,母親心臟病發作。但家人并不打算來濟,準備匯錢讓女孩自己回哈爾濱。

    值得注意的是,介紹他們認識的“神秘第5人”,卻缺席了這次陌生人的“聚會”。

    專家提醒

    遇挫折找專業人士,別找“志同道合”者

    進入21世紀,網絡自殺的現象急劇增加,這種自殺方式在日本出現得最多。網絡自殺者約有90%死于一氧化碳中毒,多使用炭爐燒炭自殺。

    濟南美好心田心理咨詢室東霞介紹,當一些具有自殺傾向的人聚集在一起時,會產生一種心理感染或心理暗示。面對死亡每個人都會恐懼,但當具有自殺傾向的人聚集在一起時,從眾的心理暗示會讓人克服內心的恐懼和懦弱,這就是網上相約自殺群體產生的根本原因。

    常見的自殺者,多是有情緒上的疾病,比如抑郁癥。數據顯示,約20%的重度抑郁癥患者自殺成功,而抑郁癥患者實施自殺的概率遠超過這個數字。預防“相約自殺”,要從預防自殺念頭開始。因此,引入心理危機干預尤為重要。她建議,當一個人遇到挫折和困惑時,可以找好友傾訴,或者找專業的心理工作者咨詢,不要尋求那些所謂“同病相憐”的“志同道合”者。

    延伸閱讀

    不到半年在濟發生兩起燒炭事件

    今年1月12日,一個江蘇小伙,一個東營姑娘,兩個“90后”相約泉城,他們在濟濼路一家小旅館的狹窄房間里點燃了木炭,但卻不是為了取暖,而是結束自己的生命。

    當人們在12日傍晚撞門而入,發現兩個年輕人的軀干已經僵硬,他們的周圍是消散的煙氣、已成灰燼的木炭和一條條緊緊封死了門窗縫隙的膠帶。從兩人手機里的短信往來和現場勘查情況,警方確定兩人為自殺。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