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洛陽5月22日電 (門杰丹 蔡迅翔)近日,河南省洛陽市一釘子戶腰斬道路一消息經當地媒體報道后,引發社會關注。兩日來,記者調查采訪獲悉,在洛陽市洛龍區新修的伊洛路附近,釘子戶并非這一戶,還有幾十戶。拆遷指揮部有關負責人稱,部分村民拒絕搬遷的原因是補償安置等問題未達成協議,下一步要加大做思想工作的力度,爭取讓他們盡快搬離。
5月20日,記者在洛陽市洛龍區伊洛路上看到,網曝這棟3層住宅樓孤零零豎立在道路中央,窗戶墻壁多處已被損壞,與其相鄰的房屋也已被破拆,樓房旁邊停放著挖掘機。
房屋女主人劉妙嬋介紹說,她是練莊村人,一家8口,2011年村里開始拆遷,2014年上半年修建了這條路,因為擔心安置補償方面沒有保障,就一直沒有搬走。類似情況,村里還有很多,不是他們一家。
一曹姓村民也告訴記者,現在村里還有幾十戶沒有拆,有幾百口人還在村里住著,前一段水也斷了,都是挑水吃,生活都成問題。
走訪中,記者也看到,除了劉妙嬋一家,拆遷廢墟中的確還散布著部分村民尚未拆除的房屋。
村民的上述說法在練莊村村委得到了證實。工作人員介紹說,2010年村里被確定為洛陽市城中村改造之列,土地被征,如今村里有1100多戶,拆了1060戶,剩下40多戶沒拆遷,有的沒有簽拆遷協議,有的簽了協議,家庭內部意見不一致,房子也不讓拆。
對此,洛陽市洛龍區練莊村拆遷安置指揮部副指揮長郭強向記者解釋了部分村民沒有按時搬遷的原因。他告訴記者,主要是因為一些村民提出的訴求太高,按照練莊村的整體拆遷補償安置政策,無法達到。
郭強表示,下一步會加大做思想工作的力度,使群眾盡快搬離。
郭強還告訴記者,目前該村村民的安置房均已在建,一期工程有望在今年10月份完工,屆時部分村民就可以入住。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