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縣大仲村鎮流井管理區,8個村共計下達23個流產任務。
蘭陵縣社區中心醫院工作人員談流產指標
什么仇什么怨 超生戶遭計生辦非法拘禁時長:1'33''
播放:741679
來源:騰訊視頻
什么仇什么怨 超生戶遭計生辦非法拘禁關閉自動播放相關專輯 推薦視頻: 收起視頻正在播放
為了限制“超生”人口數量,山東臨沂蘭陵縣被指給基層干部下達“流產指標”。
5月19日晚,山東電視臺農科頻道《熱線村村通》官方微信公眾號報道稱,臨沂市蘭陵縣基層干部被攤派“流產指標”,未完成者或被“就地免職”,導致基層干部爭相購買“流產指標”怪象。
澎湃新聞從蘭陵縣多位村干部處獲悉,2015年4月至今,該縣給基層下派“流產指標”,每個村需完成固定數額計劃外懷孕婦女(“超生”婦女)引產的任務,以此提高合法出生人口數量的比例。
多位村干部均指出,村里收到4‰的“流產指標”,即1000人的村莊,需完成4名“超生”婦女的流產任務。
5月20日,澎湃新聞致電蘭陵縣人口計生局,該局一位辦公室工作人員否認下達“流產指標”一事。5月22日,澎湃新聞向蘭陵縣人口計生局副局長鮑玉紅詢問《熱線村村通》報道后的最新進展,她回應稱:“報道是報道,報道不實”,但沒有回應具體哪些地方不實。
臨沂市衛計委宣傳科一位鄭姓科長向澎湃新聞表示,目前尚未收到對“流產指標”的舉報,臨沂衛計委將會安排執法人員調查。
村干部沒完成任務“要罰款甚至開除”
蘭陵縣某村支書許文多告訴澎湃新聞,他所轄的村子共有1500人左右,村里被分派了6個流產指標。但村里只有一名“超生”婦女,為完成任務,許文多無奈向蘭陵縣社區中心醫院購買“流產指標”。
5月19日,《熱線村村通》在其實名認證的微信公眾號推送的節目預告顯示,在蘭陵縣大仲村鎮流井管理區,8個村共計下達23個流產任務,其中最多的下流井村有8個任務。
預告文章中一張視頻截圖顯示,一位蘭陵縣社區中心醫院的工作人員說:“找到一個(流產)指標花了一萬多”。但澎湃新聞檢索山東電視臺官網節目列表,該期節目源視頻目前已經找不到,而其他期一些節目仍可正常查詢,澎湃新聞經多方了解,該節目當天已經播出。
許文多也向澎湃新聞透露,“指標價格大約是2000元一個,后來漲到5000多,有的甚至漲到上萬塊”。許文多認為這種做法太荒謬,曾向組織提出辭職,卻被告知“完成了任務才能辭職”。
臨近退休年齡的村支書王生則告訴澎湃新聞,由于對強行攤派流產任務不滿,他曾被鄉鎮領導批評。
多位不愿具名的蘭陵縣村支書告訴澎湃新聞,這項“流產指標”工作起于4月初,將在5月底結束。
許文多告訴澎湃新聞,蘭陵縣多個鄉鎮在5月10日召開了動員大會,向村干部通報該項工作的獎懲情況,“完成一個指標獎勵1500元,完不成的要罰2000多,還可能被開除”。
“鎮政府態度強硬,就是在路上捏個人也要完成任務。”另一位村支書劉海說。
指標不足向鄰縣江蘇邳縣購買
來自蘭陵縣不同行政村的4位村支書均向澎湃新聞證實,他們被分派的“流產指標”為4‰,但“沒有收到書面文件,都是口頭指示,可能是怕留下證據”。這些村干部稱,他們每人擔負2-8個任務指標不等。
許文多稱,由于本村“超生”婦女數量無法滿足“流產指標”要求的數量,許多村干部到醫院婦產科以高價購買流產孕婦信息充數,包括流產孕婦的身份信息和醫院出具的流產證明。
許文多介紹,由于“流產指標”在蘭陵縣供不應求,輾轉尋找一個月無果后,他們前往鄰縣江蘇邳縣尋找計劃流產的孕婦來充數。
多位村支書向澎湃新聞介紹其具體做法:找一位“中間人”出面,拿到流產孕婦身份信息和醫院的流產證明后,轉交給不同的村支書;村支書在本村找一位未婚男子,開具二人未婚同居、意外懷孕流產的證明,做好相關材料上報給計生部門。“中間人”從中賺取“抽成”。
不久前,許文多剛花2.5萬元從江蘇邳縣購買了5個指標,加上本村已有1個,完成了攤派任務。“縣計生局不會查數據的真實性”,許文多說。
多位村干部都告訴澎湃新聞,壓力最大的4月份,他們“吃飯睡覺都在想這個事”,多位村干部提出辭職請求,均未獲準許。
臨沂市政府內部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臨沂市在2014年山東省計生工作考核中“排名墊底”,給2015年的工作“帶來了不小壓力”,而“合法出生人口和性別比”是主要考核指標,“都不理想”。其中“蘭陵縣的計生工作一直比較難開展,長期在臨沂市各縣區排名中靠后”。
臨沂市衛計委宣傳科一位鄭姓科長則否認“臨沂計生工作全省墊底”,但對臨沂計生工作的總體情況表示“不知情”。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許文多、王生和劉海3位村支書為化名)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