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5月22日電 (談斌)5月21日,甘肅甘南州舟曲縣插崗鄉恰瓦村村民康九班次然等3人,在該村恰瓦溝公路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生大熊貓。證實了舟曲林區有野生大熊貓生存的事實。這是自2005年保護區成立以來首次發現野生大熊貓。
據村民介紹,他們在去田間務農途中,發現一只大熊貓從恰瓦溝公路走至溝底飲水,隨后走入對面樹林。
舟曲縣插崗梁一帶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的主要棲息地,在以往的巡護監測中曾發現大熊貓活動痕跡。這只大熊貓發現地在海拔2160米的插崗保護站插崗溝31林班。
據第一個發現這只“國寶”的舟曲縣插崗鄉插崗村藏族村民康九班次然介紹說,早上九點左右,他和十幾個村民正在公路邊干活,猛然看見一只毛色黑白相間的大熊貓從山坡上下來,隨即用手機將其拍攝下來,并打電話向插崗保護站報告。
插崗梁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工作人員經過對拍攝地點和手機照片進行了核實和仔細比對??稻虐啻稳坏却迕穹Q,這只“成年”大熊貓體格健壯,體形較大,體高約70厘米,身長約150厘米,體重約100公斤,身體沒有受傷。大熊貓看到有人站在面前,受到驚嚇后飛快地從路邊陡坡下竄至公路,繞過人群后順公路前行10余米到路下的灌木林中,爾后趟過河水,爬上山道農田很快消失在對面的密林里。
插崗鄉鄉長謝江波告訴記者,據保護區工作人員多年觀測和判斷分析,每年3-5月是大熊貓的發情期,大熊貓出現在這一地帶可能與大熊貓的發情期行為或下山覓食、飲水有關,估計附近森林中還有大熊貓群生活。
此次,恰瓦村村民發現大熊貓后,第一時間將相關情況報告鄉政府,鄉政府立即將此情況向縣上進行了匯報。舟曲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安排縣林業、森林公安等單位趕赴現場,了解大熊貓活動的詳細情況,并會同插崗鄉政府在恰瓦村開展保護大熊貓的宣傳工作,教育引導當地群眾提高認識,讓大熊貓有一個良好的活動環境。同時,組織鄉村干部對大熊貓進行跟蹤看守,監測大熊貓是否受傷,以便及時予以救治,確保大熊貓安全回歸自然。
插崗梁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說,保護區通過連續多年監測,發現大量大熊貓活動的新鮮糞便、毛發、足印、吃食等痕跡,但一直未能獲得活體影像資料。從2014年開始,運用紅外觸發相機對野生動物進行監測,并在保護區野生動物經常出沒的地方,架設了45臺紅外觸發相機,動態監測珍稀野生動物種群及數量。目前,保護區共拍攝到包括黑熊、羚牛、血雉、紅腹錦雞在內的野生動物10多種。
插崗梁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發現野生大熊貓,表明天保工程實施后十多年來,大熊貓棲息地面積正在不斷擴大,棲息地生態環境持續好轉,為大熊貓棲息提供了適宜條件,加上當地群眾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普遍提高,保護力度不斷加大,使大熊貓的活動范圍擴大。目前,保護區管理局正逐步完善保護區內大熊貓及其他珍稀野生動物的監測措施,加大保護和巡護監測科研力度,積極為野生動物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插崗梁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約11.4萬公頃,是岷山山脈北段大熊貓分布區,也是甘肅省已建的7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之一。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