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娛樂 > 影視 > 正文

    《曉松奇談》訴說二戰勝利后戰俘故事 揭平民戰后坎坷人生

    《曉松奇談》作為互聯網脫口秀的先行者,在主講人高曉松的口若懸河之下,從來不缺乏精彩的故事、有趣的橋段和嶄新的觀史角度。而高曉松在主講這檔節目時也從未靈感枯竭,反而愈講愈精彩。更從大人物的風云歷史講到小人物的生平故事。而最近,在二戰勝利70周年之際,二戰戰勝國各地都在舉行紀念儀式,在這和平與勝利的喜慶時刻,高曉松卻要講一批被遺忘的人群——二戰各國戰俘。

    無論戰勝國還是戰敗國,都會有敵軍戰俘,而戰俘也面臨不同的戰后命運,有的榮歸故里,有的有家難歸,更有的國破家亡無處可去。而戰俘在被俘期間的遭遇也是各不相同,被以禮待之的有,被放任自流的亦有,而更有慘無人道的戕害,令人聞之驚心,不忍細想。

    高曉松在這系列節目中為二戰勝利后,每個戰勝國對待戰俘的情形進行了一個個人的排行榜。而位居榜首的就是中國,中國在二戰結束后,對待日軍戰俘完全遵守《日內瓦公約》,甚至在遣送日軍戰俘回國時動用的當時全國80%的交通力量。可說是禮儀之邦對戰俘的難得禮遇。

    而戰俘如此,平民作為政府的工具,則遭受了不同的待遇。日本僑民在二戰后,于中國大陸和臺灣以及蘇聯等地面臨著不同命運,這些曾經的“開拓團”成員們在戰后流離失所,在中國大陸受到較好待遇,而在其余地方都十分悲慘,而在回到故鄉之后,并不被接納。而近年來為人關注的庫頁島和琉球群島的歸屬問題,高曉松老師也從真實歷史出發,解釋了爭議的起始,原來只是小國家為保全自己向兩大國進貢,兩大國均認為理所應當擁有這片土地,故而爭執至今。

    《曉松奇談》作為一檔互聯網脫口秀,卻展現出了高于娛樂節目的人文關懷,用《勝利下的陰影》系列節目讓人們看到了戰爭背后不為人知的殘酷。在慶祝勝利的同時,也許我們也多一分反思。而正是這么一檔總能引人思考的節目,才能一直保持火熱的態勢,讓觀眾一看再看,交口稱贊。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