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臺灣 > 正文

    兩岸合力促文物回歸 北齊釋迦牟尼佛身首合壁

    大師與勵小捷揭幕后握手。

    大師與勵小捷揭幕后握手。

    中華文物交流協會會長勵小捷贈送佛金身重光中偈給星云大師。

    中華文物交流協會會長勵小捷贈送佛金身重光中偈給星云大師。

    人民網高雄5月23日電 (記者王玨)“金身合壁兩岸情,佛光普照一家親”5月23日,伴隨著莊重純凈的唱誦,在數千人的見證下,身首分離了近20年的河北幽居寺北齊釋迦牟尼佛,在臺灣高雄佛光山金身合壁。千年佛像身首合壁,不僅促進了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也促使人們保護傳承人類文化遺產。

    希望讓人們愛惜保護文化遺產,尊重傳承中華文化

    5月下旬,久旱的臺灣南部迎來了第一場梅雨。5月23日,臺灣高雄佛光山,磅礴的雨水漸漸停歇。佛光山大雄寶殿上,北齊釋迦牟尼佛身被安放寶殿正中,這尊5月21日從河北博物院運抵佛光山的佛身,著袒右袈裟,輕薄衣衫貼體,衣紋細柔如水波,左手捏提衣襟,右手施無畏印,靜靜地等待身首合壁的那一刻。佛光山開山宗長星云大師此次金身合壁題寫的“金身合壁兩岸情,佛光普照一家親”對聯,安置佛身左右。

    上午9:30,《金身合壁 佛光普照——佛光山佛首捐贈典禮》正式舉行。隨著恭迎的鼓樂隊、鮮花隊、燈隊入場,佛頭被恭迎入場。漢白玉雕塑的佛頭面相渾圓,雙目垂瞼下視,細眉,長眼,透露著神秘的微笑。上午十時,伴隨著禮贊佛陀的唱誦,身首分離了近20年的河北幽居寺北齊釋迦牟尼佛,身首合壁。

    這尊建于1600多年前的佛像,是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北齊皇族趙郡王高叡擴建幽居寺時塑造了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阿閦佛三尊佛像之一,供奉于河北省靈壽縣幽居寺。上世紀九十年代,盜掘古墓葬古遺址偷盜石刻的犯罪行為席卷中國大地。1992年,幽居寺塔內阿閦佛頭被犯罪分子盜竊。1996年,盜竊團伙將文物保護員反鎖在房間內,將塔內的釋迦牟尼佛頭像、無量壽佛頭像擊下,連同塔外的白石佛像一起盜走。盡管犯罪團體被抓獲,但被盜的包括釋迦牟尼佛首的石雕佛像已經流失海外。2014年佛首輾轉來到了臺灣佛光山。當星云大師得知有兩位信徒想捐贈佛頭,立即表示,希望能找到佛身,讓佛像完整。“佛教文物是人類重要的文化資產,是屬于全人類所有,應該讓佛首回歸原處。”

    星云大師說,此次佛身佛首合一, 希望喚起人們愛惜保護文化遺產,尊重傳承中華文化。

    兩岸合力促成文物回歸,彰顯中華傳統文化強大的感召力

    得知星云大師希望捐回佛頭后,國家文物局立即啟動了鑒定工作。根據佛光山提供的照片,國家文物局組織專家進行照片比對,確定了文物的出處。2014年7月,國家文物局組織專家去臺灣鑒定。經查閱資料及專家鑒定后,確認這尊佛首被盜于上世紀90年代的河北幽居寺。佛光山正式決定于2015年將佛首捐贈回河北。

    配合此次儀式,《佛光普照——河北幽居寺塔石佛暨佛塔寶藏藝術展》也于5月23日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行,展覽精心選取了河北省博物院、定州市博物館等文博單位的54件組文物。展覽也是中華文物交流協會與佛光山5年交流的重要成果。從2012年開始,中華文物交流協會與佛光山合作,每年在佛教紀念館舉辦以佛教藝術為主題的展覽,至今已吸引觀眾近300萬人次。

    此次合壁,得益于星云大師的捐贈,也得益于兩岸共同努力,為兩岸文物交流的又一段佳話。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說,繼2011年《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使分藏兩岸的《剩山圖》與《無用師卷》得以合璧展出牽動兩岸民眾心弦之后,此次臺灣同胞將流失海外近20年的文物捐贈大陸,兩岸合力促成珍貴文物回歸與永久合璧,將是兩岸交流合作的又一個積極成果,也是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的真實反映,彰顯了民族利益面前中華傳統文化強大的感召力。“中華文化深深植根于兩岸民眾的精神世界,既是兩岸一家親的情感紐帶,也是維系和鞏固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強大力量。文化復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遺產應該在這個方面有所作為。”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