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人物 > 百家 > 正文

    齊白石畫蟹贈日本寓意橫行幾時 拒與日本人來往

    齊白石畫蟹贈日本寓意橫行幾時 拒與日本人來往

    位于西城跨車胡同13號的齊白石故居。1921年,齊白石定居北平,就住在這兒。

    齊白石畫蟹贈日本寓意橫行幾時 拒與日本人來往

    繁華的西單商業區西側,高樓大廈之旁,一處陳舊的四合院,在現代的氛圍里獨守著一份古樸。這就是跨車胡同13號齊白石的故居。走進故居,院內北正房3間就是“白石畫屋”。

    對于中國畫壇來說,齊白石是一個無法繞開的存在,在名滿三湘后,57歲毅然當起“北漂”,將中國傳統書畫推進一步,最終譽滿天下。畢加索曾說:“我不敢去你們中國,因為中國有個齊白石。”

    而繞不開的還有大師在抗戰年代所表現出來的氣節,其畫雖興于日本,但此后杜絕和日本來往,更是畫蟹相贈,題曰:“看你橫行到幾時”。

    畫作在日本打響知名度

    1921年,齊白石定居北京后,由于學習八大山人的冷逸畫風,加上木匠出身,畫作很少有人賞識,頗受冷遇。他的作品在琉璃廠南紙店賣得不好,生活窘困,“以畫養家”的愿望一直難以實現。

    幸運的是,時為北京畫壇領袖的陳師曾十分欣賞齊白石。1922年,陳師曾攜帶齊白石的作品到日本參加中日聯合繪畫展覽會,畫作受到追捧,所有展出的作品均被高價搶購一空。

    齊白石對日本同仁也是非常友好。他們來跨車胡同探望他,他以禮相待;求畫索字的,他揮毫相贈。可以說,齊白石的成就與日本及日本友好人士有著很深的淵源。

    國難當頭拒與日本人來往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67歲的齊白石十分憤慨。他叫家人把大門緊緊地關上,從里邊上一把大鎖。他不能為侵略自己國家的日本人作畫,他決意用一個國畫大師的特殊手法,抗議日本人的侵略行徑——不給日本人回信、不見日本人。

    1937年七·七事變后,北平淪陷。日偽當局企圖請齊白石來表現“日中親善”“大東亞共榮”。幾次派人登門,邀請他出山,卻都遭到拒絕。

    侵華日軍的頭面人物坂垣、土肥原親自出馬,要齊白石出面。面對日寇,齊白石斬釘截鐵地說:“齊璜,中國人也,不去日本。你硬要齊璜,可以把齊璜的頭拿去。”民族大義面前,齊白石以死相搏。

    此后齊白石相繼辭去了國立北平藝術學院、私立京華美術專科學校教授的職務。

    以畫明志諷刺日偽

    齊白石年過古稀不能戰場殺敵,但他以畫喻義,不斷進行著抗爭。

    北平淪陷后,他創作《寒鳥》一幅。畫中僅一筆枯枝,立一只仰首上視的鳥。題曰:“寒鳥,精神尚未寒。”意喻淪陷區人民不畏困境,精神不死。

    為了揭穿日本侵略者“中日親善”的欺騙宣傳,齊白石畫了一幅畫。畫中一個老翁用力向葫蘆里觀看,上題“里邊是什么”五個字,意味著落難的中國人民,要努力看穿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本質。但日本侵略者不了解其中的奧妙,大量印刷,散發全國各地,成為齊白石反對日本帝國主義者最成功的一張宣傳品。

    齊白石的孫子齊由來回憶,日本人幾次求畫都被拒絕后,不斷加壓,最后祖父無奈之下提筆在畫紙上畫下四只螃蟹,然后落款“看你橫行到幾時”的字樣,讓日本人大為憤怒。

    人物檔案

    齊白石(1864-1957)

    湖南湘潭人。原名純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別號借山吟館主人、寄萍老人等。齊白石木匠出身,經過艱苦努力,成為中國近代美術文化史上的國畫大師、書法家、篆刻家。196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