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歷史 > 鉤沉 > 正文

    川軍老兵回憶:逃兵會被剝皮活埋

    [摘要]今年是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騰訊新聞將聯合騰訊網旗下各區域門戶及各大媒體,持續推出《老兵不朽》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川軍老兵回憶:逃兵會被剝皮活埋

    常德會戰老兵劉道明講述戰斗經歷(攝影/楊德華 田云華 李明忠 李開磊)

    【老兵檔案】

    姓名 劉道明

    生日:1924年5月18日(農歷)

    籍貫:常德桃源

    現?。撼5绿以雌岷渔偭茄叽?組

    部隊:先后在44軍 、74軍當步兵

    【老兵故事】

    眼前這位老兵,面色黝黑發亮,頭戴一頂長帽檐的紅帽,上面印著“向抗戰老兵致敬”字樣,黑色的短袖對襟衣服的左胸上,掛著4枚各種形狀的章,初看,會以為他戰功赫赫,掛滿勛章,細看才會發現,這4枚章全是最近兩年有關部門或組織贈送的“抗戰老兵紀念章”。

    2015年5月25日上午,我們“重走川軍出川抗戰路”一行驅車來到常德市桃源縣漆河鎮六角堰村探望這位抗戰老兵時,一見面,就被這位91歲高齡的老人硬朗的身體、洪亮的聲音所折服。

    問他,你是哪年參軍的,他高聲回答:1940年呀。再問:在哪個部隊?他立馬回答:44軍,四川軍。

    兩句話一說,我們就更樂了,笑著問:老人家,你怎么知道是四川軍呢?他哈哈大笑:一聽,都是說的四川話,還不知道這是四川兵嗎?為了核實他胸前的掛章,特地問了一句:你在部隊當過什么官?得過什么獎?他非常坦誠回答:我沒文化,不能當官,當官的都是在黃埔軍校讀過書的。也沒得過獎,就是一般的兵。

    然后,老人就一口氣,給我們介紹了他的從軍經歷:“我1940年2月參加44軍,當步兵,先在湖北茅草街,在那里,能看到河對面的日本兵,我們的任務就是擋住日本兵。不能讓他打過來。后來,到了宜昌,和日本兵打了一仗,因為,我們的條件比較差,是用的漢陽步槍,經???。日本的槍比我們好的多。我們的機槍,一次只能打20多發,日本的機槍是‘噠噠噠’連續射”。老人邊說,邊舉起雙手作持槍掃射狀,“敵人飛機飛來了,我們就拿起漢陽槍打飛機,那只能是嚇唬日本鬼子。后來,我們又退到江北渡,隔江打仗,在湖北老院子我們開始挖坑,防止日軍坦克進入。再后來,我們又去到黃山頭,又退到湖北閘口,日本兵追到河邊,我們班11個人坐木筏過河,都沒死。那些沒過到河的就被日本兵打死了,有的在河中間,也被日本兵打中槍掉到河里死了,后來,我們就退到到湖南常德,到了常德,我就轉到了74軍,先在大西門一帶挖戰壕,做準備?!?/p>

    我們一聽,有些不解,就問他:你在44軍和戰士們相處不好嗎?他急忙搖頭:不是不好,那些四川人都很好,我們班長叫張玉全也是四川人,人很好,每次打仗都沖到前面,對我和士兵也很好,還經常在晚上給我們蓋被子,我們川軍兄弟很團結。

    問他現在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他仰頭想了想,就講了兩件事:“在部隊,我們帶著漢陽步槍,要求槍在人在,人亡槍也要在。有次,在戰場上有個士兵被日本軍用刺刀把手刺穿,在下戰場時他把槍交給了班長,戰斗結束后不知怎地槍丟了,于是這個士兵就被槍斃了。還有一次,戰斗打完,死了不少的兄弟。我被分配去打掃戰場,2個士兵用兩根木頭抬一個死了的士兵,抬的時候蒼蠅都跟著跑,所以我們想辦法撒石灰趕蒼蠅。當時有3個新兵聽著槍聲,看著死了那么多弟兄,害怕得不得了,于是找了個機會逃跑。很快就被哨兵發現,最后跑脫2個,抓回來一個,把他綁在樹上,長官讓全連集合,讓所有的士兵每人在他身上劃一刀。那個人死的時候眼睛瞪得老大老大,全身的皮都被活剝下來了。軍官說‘你也不抗日,他也不抗日,都不抗日誰來保國!’”

    講到這里,這個老兵又補充講了一個情況:部隊對新兵和老兵處理不一樣,新兵逃跑是剝皮,如果是老兵逃跑被抓回來,就是叫他自己挖坑,跳下去活埋。

    講起在安江打的一仗,老人十分高興,他邊說邊比劃:“那一仗,有美國飛機支援我們,丟燃燒彈炸日軍,我們就擺‘丁字形’布條,給友軍飛機找到目標,敵人在哪面,我們就把軍旗放在丁字型的那一面,飛機看見了,就會向那一面投炸彈,以免誤傷自己人。”

    問及在戰場上所遇到的危險,老人說“每次和敵人面對面拼刺刀,都很危險,你不刺死他,他就要刺死你,所以,我每次都是使勁打,才能保住自己。”

    老人清楚地記得,一次最驚險的戰斗。那次與日軍交戰,他們是一個營300多人,最后只剩約100人,戰事非常激烈。日軍一枚炮彈在他附近爆炸,他親眼見到炮彈片飛過來把旁邊1米左右戰友的頭顱切斷了,只見那頭顱滾到了戰壕的另一邊,有10多米遠。當時鮮血濺到了他的身上,一塊彈片炸到了他的臉上,打傷了他的左臉。他邊說邊用手給我們比劃他臉上的傷痕處。那鎮靜的神情仿佛是在講述別人的故事。

    后來,他到了東北,右腿負傷,就離開部隊。1950年回到家鄉。

    問到現在的生活,他拉了拉坐在一旁的88歲的老伴的手,說:我們現在的生活很好,經常都有人來看望我們。他邊說邊指著陪同我們的常德市1+1愛心聯盟的志愿者徐俊說,被子、電視、還有吃的都是他們送的。他還十分高興地說起去年他九十大壽時,民革常德市委送了一臺液晶電視機,民革桃源縣委送了一臺電風扇,常德1+1愛心聯盟的12位志愿者每人湊了100元,給老人包了一個大紅包。看得出來,兩個老人的眼中都充滿感恩和知足。

    整個探訪、聊天,這位抗戰老兵都始終滿面含笑,精神充沛,說話坦率、真誠。毫不覺得他已是91歲高齡。

    【尋找身邊的老兵】

    “故事并不遙遠,歷史就在身邊”。在這款互動產品中,網友可以通過GPRS定位找到距離自己最近的老兵,還有所在省市的全部老兵信息。

    曹子锜:參加跨國受降的衛國英雄

    線索提供:如果您身邊有健在的抗戰老兵,了解他們的故事或狀況,請點擊頁面提供線索。增加一份關注,就是增加一份幫助。(內附各地志愿者團隊聯系方式)

    在線捐贈:如果您愿意為抗戰老兵盡一份綿薄之力,提供幫助,請點擊進行捐贈。

    曹子锜:參加跨國受降的衛國英雄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