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廣東 > 正文

    深圳宜停車收費遭疑 14名人大代表詢問5部門

    得知自己連任深圳市人大代表后,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院長葉青(微博)馬上在微信平臺上發起了一個“你最關心的問題”議案調查。最終的調查結果顯示,深圳路邊停車收費管理系統“宜停車”備受吐槽。而她在網上搜索也發現,“宜停車+問題”有27萬條信息,“宜停車+吐槽”有1.6萬條信息。

    作風嚴謹的葉青隨即發起一項民意調查,最終有56.4%的人認為可以留下該措施但需要優化(即滿意),43.6%的人認為應該取消(不滿意)。

    6月1日下午,經深圳市六屆人大一次會議批準,葉青等14名深圳市人大代表在市人大就“宜停車”收費相關事宜召集詢問會,深圳市交委、市交警局、市財政委、市發改委和市法制辦5部門就“宜停車”的合規合法性、便民便利性接受市人大代表面對面的詢問。

    “宜停車”遭網友吐槽

    2015年元旦開始,深圳特區內路邊畫線車位開始收費,并開始對未在5分鐘內繳納停車費用的車主進行罰款。收費首日,2000多宗違規停車被查。

    收費半年來,該措施屢遭市民吐槽,代表們根據民意整理出“宜停車”存在的問題。首先,停車位設置不合理,熱門路段通過提高收費來限制車流,但在居民區甚至是人流很少的小區路段也設置,就是一種不合理。“宜停車”系統使用不便利,按照現行辦法,需要通過網絡下載,“宜停車”的認證過程復雜,支付手段不是互聯網支付模式,如果需要發票,還要到銀行去領,缺乏可操作性。

    關于“宜停車”的費用收取環節,其不合理性表現為:價格過高——路邊停車適當收費是應該的,但一天265元的天價停車費,超出了人們的心理繳費預期;標識陷阱——地上寫著“工作時間10點至5點收費”,讓人理解為10點之前、5點以后停車不需收費,但不是所有路段都可以24小時停車,如果這時把車停在車位上,有可能被罰500元;一事多罰——正常停車只給5分鐘的停車時間,超過就被罰500元,車主繳納了停車費,因為回來晚些超過繳費時間,就必須按時補交雙倍停車費,如果未能按時補交超時雙倍費用,還要被罰款500元,甚至還要納入不誠信記錄。如果萬一由于網絡或收費系統的問題無法及時續費,那么就將是雙倍罰款,如不能及時繳納,還有500元違停罰款。

    有網友抱怨,周末出來吃個早點就被罰款500元,就因為車停在居民生活小區的道路上,沒有停在僅有的幾個“宜停車”車位里。也有網友擔心,深圳很快就沒有可以停車的路邊了。

    五部門負責人到場接受詢問

    深圳市交委、市交警局、市財政委、市發改委和市法制辦的相關負責人到場接受代表們的詢問。

    葉青發問:“目前選擇‘宜停車’系統的用戶體驗便利性存在不少爭議,為什么會選擇這個系統呢?請告知論證選擇該系統的過程和理由。”人大代表趙廣群發問:“在蓋有深圳市公安局交警部門公章的違法停車告知書上寫有‘委托’二字,那么委托方和受委托方分別是誰?法律依據是什么?”人大代表甘宏的問題更為犀利:“充值賬戶沉淀下來的資金流向哪里?”還有代表直接質疑,貼罰單的人是執法人員嗎?在查預算案時未查到這部分的預算,那么這些人的工資來自哪里?

    關于如何啟動該項目,市交委回應,在本次路邊停車管理啟動前,充分考慮項目存在的社會風險、技術風險、經濟風險等各種要素,經過了調研、對比選型、專家內審、經信委專家評審、市政府審定幾個階段。比對了射頻模式、手機付費模式、智能咪表模式、手機POS等模式后,最終采取手機付費作為近期主要手段,射頻技術作為遠期主要發展方向。

    關于法律依據,市交委回應,2012年市人大常委會修訂的《深圳經濟特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為路邊停車收費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據。

    關于建設宜停車系統的費用、人員工資以及費用流向問題,市交委回應,根據深圳市編委會的批復,新成立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事務中心作為市交委直屬事業單位,主要承擔路邊臨時停車管理的事務性工作。同時,受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委托,該單位也協助實施與道路停車管理相關行政處罰的事務性工作。市編委核定中心編制30名,目前中心在崗在編人員673名,現有人員由路隧改革和稅費改革的原規費總站、公路征稽所、港建費征收站轉移安置。中心經費由財政保障,實行收支兩條線。深圳市智慧路邊停車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總額為14174.91萬元。根據《深圳特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十八條,路邊臨時停車位使用費屬于行政性收費,應上繳市財政專戶,并專項用于發展公共交通以及交通安全隱患、交通擁堵治理。費用收取和使用情況應當每年向社會公布。2014年7月8日至12月31日,4個試點片區累計收費123.63萬元;2015年1月1日至5月31日,原特區內累計收費1781.02萬元,以上兩項合計為1904.65萬元,按規定已經全部用于公交補貼。

    深圳市交委用了67頁PPT系統回答現場的發問。

    “這些都是馬上可以整改和兌現的”

    聽完5個部門的回應后,葉青表示,為深圳職能部門不回避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點贊。但是,她會緊盯事情的推進情況,如果明年民眾滿意率還徘徊在50%左右,明年兩會她將帶頭建議取消這個項目。

    對于相關部門提到的“馬上就辦”,葉青也指出:“什么叫‘馬上’?對政府部門來說,對一個問題的糾正完善,6個月走完程序已經快得不得了,但是現在的問題對老百姓而言需要立即解決,下班后就可以停車。能否把‘宜停車’系統平臺馬上公開,晚上免費時間能否多半小時或1小時,早上能不能晚半小時或1小時,這些事情都是可以‘馬上’就辦的。”葉青說。

    對此,深圳市交委主任黃敏表示,市交委將進一步開放平臺,每個路段、泊位收費多少,都會向市民公開,通過互聯網思維,建立一個常態化、陽光互動的機制,讓工作更加完善。黃敏列舉了準備“馬上就辦”的事項:收費標準的問題,主管部門回去進行評估,適當調整;住宅區的路段,確實還需要降低或取消收費;城市道路資源完善后,還需要給市民停車提供更多停車位。“這些都是馬上可以整改和兌現的,我們將會同財政等部門,一項一項以‘釘釘子’的精神來落實,定期與代表溝通。”黃敏表示。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