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特推 > 正文

    武漢出土英國進口老水管 106年從未爆管

    m_ChuTianJinBao20150606a0008_1

    正是這段老水管,為武漢市民送出了第一滴自來水。

    金報訊(記者余魯西通訊員謝銘輝)運行了106個春夏秋冬,深埋漢口中山大道六渡橋地底的武漢最老水管昨日部分出土,截至昨日下午6時,這段約200米長百年供水管已取出一根約3.7米的完整水管。

    自英國進口百年未爆管

    根據原定計劃,本月初這批老道將出土。因為地鐵施工方得知百年管道屬于文物,施工取出應慎重,一度有所延緩。昨日下午,江漢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執法隊員和相關文保專家來到現場指導。為避免損傷水管,昨日取水管施工人員非常小心,用錘子等工具一點一點地鑿下水管完整取出。這根長3.7米、管壁厚度22毫米、管內徑508毫米的水管,已在地下運行了106年。經過了現場簡單清理后,水管被吊裝上車運走。

    水務集團維修人員介紹,當時這些管道都是從英國進口,這類英制管道雖然服役時間超長,但由于其材質為生鐵,其管壁比國內制造的鑄鐵管和球墨鑄鐵管要厚,整個管道厚實耐用,百年來沒有爆管發生。水務集團專家和設計人員將對水管材質、管壁、接口等進行分析,以對今后供水管網建設提供借鑒。

    全國不多見各方爭收藏

    武漢是繼上海、廣州、天津之后,全國第四座擁有自來水供應的城市,運行時間超過100年的供水管道在國內并不多見。

    武漢市水務集團相關負責人稱,百年水管將作為見證武漢自來水事業發展的文物進行收藏。江漢區文旅局工作人員稱,此次退出運行的供水管道,是當年向漢口水塔及周邊區域提供生活用水的主供水管道,作為屬地,江漢區也希望能保存一節水管作為樣品收藏。

    水務集團人士稱,不少博物館提出希望收藏百年水管,近期將根據地鐵施工時間,把約200米老水管全部取出,再研究決定水管去向。

    曾為市民送上第一滴自來水

    正是這段老水管,為武漢市民送出了第一滴自來水。據《商辦漢鎮暨濟水電公司第一屆報告》中記載,宗關水廠于1906年秋興建,為解決漢口城區的供水,1908年秋,在漢口后城馬路張美芝巷口(今中山大道前進五路路口)建設水塔。1909年8月,宗關水廠竣工,漢口水塔落成,9月4日水廠投產供水。

    為什么100年前的供水管道沿用至今?水務集團介紹,武漢市中心城區有主供水管6000多公里,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老舊管網。由于管網改造對周邊交通影響較大,水務集團只能配合城建見縫插針地更換老舊供水管道,以避免城市地面遭反復開挖。根據水務集團供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GIS)顯示,該段管道是武漢主供水管中運行時間最長,也是最后一處最老的供水管道。(楚天金報)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