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東方之星”客船遇難者悼念活動結束后,救援人員繼續清理船艙。
東方之星沉船事件回顧時長:7'8''
播放:318
來源:央視網
東方之星沉船事件回顧關閉自動播放相關專輯 推薦視頻: 收起視頻正在播放
【目前,仍有數千人在連夜搜尋】據央視新聞最新消息,7日晚,"東方之星"翻沉事件搜救工作仍在進行。目前事發地下游的長江水域已全部納入搜尋范圍,江西、安徽、湖南、上海等地數千人的水面和岸上搜救隊伍,利用船艇、直升機以及多種雷達設備開展立體式搜尋。(央視記者趙爻之 陳堅)
綜合新華社電 記者從“東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前方指揮部獲悉,7日下午又搜尋到1具遇難者遺體。截至7日18時,“東方之星”遇難者人數升至432人,有14人生還,仍有10人下落不明。同時,遇難人員DNA采集和身份比對工作正有序加速開展。
上海搜尋80平方公里水域未見異常
據“東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前方指揮部介紹,從6日“長江之星”被打撈出水開始,交通運輸部要求各有關單位“不停止、不放棄”的原則,將搜救與搜尋范圍從長江中游擴展到長江下游1400公里遠的吳淞口。
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空巡飛機、上海市公安局警務飛機、交通運輸部東海第一救助飛行隊、上海海事局海事空巡飛機均開展空中搜尋。7日7時到11時,兩架上海公安警用直升機對長江口(崇明、長興島間)近80平方公里水域進行不間斷、地毯式搜尋。結合水域特點,搜尋采取梳形扇面、人員目視及機上設備跟拍觀察結合等方法,暫未發現異常情況。
此外,上海海事局派出10余艘巡邏艇加強搜尋,還通過船舶交通管理系統信息廣播,協調來往船舶參與搜尋行動。中國海警局東海分局“中國海警2401”和“中國海警2003”輪、東海救助局“東海救117”等輪在相關海域開展搜尋。
記者另從江蘇省政府獲悉,江蘇6日下午啟動長江江蘇段全方位搜尋工作,對約1100公里的長江岸線展開搜尋。目前尚未發現疑似“東方之星”客船遇難者遺體和私人物品。
繼續組織潛水員在沉船水域探摸
現場搜救工作仍在緊張展開。根據總指揮部安排,湖北消防部門第四批破拆攻堅疏散組官兵,身著防化服繼續登船破拆搜救。
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7日在搜尋現場指揮船“航道1號”主持召開工作會,要求繼續全力加強遇難者遺體搜尋工作,以實際行動表達對逝者的尊重,對家屬的慰藉。
楊傳堂表示,當前的中心工作仍是全力以赴搜尋遇難者遺體,要認真清理難船,逐個房間逐個角落排查,清查完畢后,貼上封條,確保無遺漏,無隱患,經得起核查和歷史的檢驗。同時繼續組織潛水員在沉船水域進行探摸,加強沿線水域搜尋工作,沿江海事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每日報告搜尋工作情況,發現遺體第一時間報告。
針對近期氣候情況,交通運輸部要求各單位密切關注天氣、水情變化,嚴防水位變化和極端天氣對搜尋工作造成危險。同時繼續做好航運組織,加強區域性水上交通通航秩序管理。
29名死者與家屬DNA比對成功
遇難者善后工作也有序進行。目前,已有1459名乘客家屬抵達監利縣,涉及乘客440人。公安部專門派出9名專家,加上湖北省公安廳調集的專業人員145名,24小時輪班開展身源鑒定,湖北方面目前已完成本省境內搜尋到的412名遇難者遺體檢驗和434名家屬血樣提取工作,29對DNA已比對成功,后續比對工作,預計在兩天內完成。
■ 現場
遇難者“頭七”日千余家屬江邊祭奠
昨天是“東方之星”客輪遇難者“頭七”祭奠日。遇難者家屬在政府部門的組織下,先后分批前來吊唁親人。
記者在“東方之星”客輪翻沉搜救現場看到,滿目瘡痍的“東方之星”客輪,無力起浮在江水中。雖然有關部門在救援指揮部前搭建了祭奠臺,但是更多的遇難者家屬卻直奔江邊,朝向“東方之星”客輪,他們希望能離自己逝去的親人近些,近些,再近些!
“墳前滴酒空流淚,不見叮嚀道早歸”。
“爸爸,我們回家吧,家中親戚朋友都在等著您回去!”來自南京的一位年約四旬的女士燃香焚紙,開瓶灑酒,跪在地上,撕心裂肺的呼喚讓現場人士無不動容。此時,天雨淅瀝,一如家屬思親淚。
緊靠這位女士的身著黑衣的中年男子高先生來自青島。他帶著弟弟和女兒,前來吊唁遇難的父母。他們先是焚香燒紙,接著跪地叩頭,然后切開西瓜,削好蘋果,剝開橘子,小心供奉,希望遇難的爸爸媽媽前來“享用”。一陣風起,將紙錢灰燼吹向空中。
一位十八九歲的女孩,直奔江邊,面朝“東方之星”客輪,一下跪在江邊的護坡的石塊上,無語凝咽,淚如雨下。待她祭奠畢,記者在與她的交談中,得知她正讀大學二年級,她和姑姑、爺爺等一起從江蘇前來,希望將她遇難的爸爸媽媽帶回家。
一位徐姓女士的爸爸在此次船難中遇難,她將帶來的乒乓球和球拍緩緩放入江水中,看著江水將球拍和球帶走,喃喃而語:“爸爸,你平時最喜歡打乒乓球了,拍子和球給你帶來了,不夠再給你買……”
雨越下越大,前來吊唁的遇難者家屬,久久不忍離去。
據了解,從昨天上午10時開始,有關方面先后分批分次組織1000多名遇難者家屬,到江邊祭奠親人。
■ 相關新聞
湖北監利將建沉船紀念館
在長江客船翻沉事件事發地湖北監利縣,將建立一個紀念館,以警示及教育后人。7日下午,湖北監利縣縣長黃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了上述消息。
有市民建議,“東方之星”客船已扶正出水,能否在沉船岸邊樹立燈塔式紀念碑,一方面可以悼念逝世同胞,另一方面,可以給以后通行此地的船只一些警示。還有部分市民建議,應把“東方之星”號建成一個紀念館,部分船艙保持原貌,其他船艙用作展館。
對此,黃鎮表示,該縣有一個初步設想,欲建“東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救援紀念館與航行安全警示基地,已向上級進行了匯報,仍需廣泛論證,但目前可以確認的是,該縣將建一個紀念館。
此外,對于“東方之星”號沉船能否留在監利縣,黃鎮說,他們也在向上級請示中,包括與重慶市及東方輪船公司進行協商。
“我們已安排縣檔案局和檔案館,著手收集整個事件救援的相關資料。”黃鎮說。
本版稿件/綜合新華社、央視報道
事實+
為何未第一時間切割沉船搜尋
在5日21時30分召開的“東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新聞發布會上,救助打撈專家組成員、重慶長航中山艦水工救撈事業部總經理、高級船舶起重師羅小云表示,“東方之星”在翻沉時瞬間沉沒,翻扣進去時空氣是往上面跑的。沉船的最上層有空氣,如果切割很可能失去空氣,沉船可能直接沉入水中。如果有幸存者,當空氣失去,他們會失去生命。
為何會在3日晚上切割?羅小云說,切割前做了充分科學的準備,切割的前提是現場的起吊船把沉船保護固定了。現場切割時船艙有氣泡冒出,如果沒有起吊船固定,船很有可能繼續往下沉。浮吊沒到位之前,潛水員去搜尋,這是一個慣例。
船打撈后為何不直接往岸邊移動?羅小云則回應,沉船有2200噸重,倒扣在江面,如果直接往岸邊拖移,上層建筑會嚴重損壞,遇難者很容易找不到。上層建筑拖爛后,對后期調查不利,盡可能完整保留才能調查取證分析。而更重要的是,先扳正再起浮是對逝者和生命最大程度的尊重。(騰訊新聞綜合華龍網報道)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相關專題: 載456人客輪在長江翻沉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