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特推 > 正文

    深圳3萬醫生3年內將“去”編制

    深圳的公立醫院將不再實行編制管理,社區醫療服務機構診療量占全市醫療服務機構總診療量的50%以上,公立醫院“藥占比”降至30%……近日出臺的《深圳市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指出,到2017年,以上這些目標將成為現實。

    該《方案》還提出,到2017年,深圳醫療衛生事業將初步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全面鞏固公益性、顯著提升醫院運營績效、醫療行業發展環境優化四個目標,落實政府對公立醫院的保障、管理和監督責任,深入推動管理體制、補償機制、價格機制、人事編制、收入分配、醫療監督等體制改革。

    公立醫院去編制化管理

    深圳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負責人介紹,未來深圳的公立醫院不再實行編制管理,取消行政級別,以促進不同級別醫院按照專業化管理要求依法治理,“從醫療財政撥款、退休保障、人員交流任職這3個方面是否與編制掛鉤進行改革,改革之后,編制就成為了一個空殼。”

    在醫療財政補款方面,過去政府是按照醫院編制人數進行財政撥款的,改革之后,將全面取消與人員編制掛鉤的醫院財政補助核算方式,撥款將根據醫院的功能定位和需求自主設崗,不會出現想設定的崗位設不了,想要的人進不來,“當然,自主招聘也是按照相關程序進行,不可能出現三姑六婆全部進來的現象。”

    將建立以崗位為核心的全員聘用、工資分配等管理制度,淡化和取消身份差別;健全內部考核機制,將考核結果與醫務人員的崗位聘用、個人薪酬掛鉤,落實醫院用人管理自主權。

    醫院可以自主分配薪酬,從財政撥款加上醫院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按照績效考核分配到每一個崗位上,這樣可以進一步調動職工的穩定性,進一步放大職工當家作主的權利,崗位設置和薪酬分配方案是要經過醫院職工代表大會通過才行,職工代表大會是醫院最高的審計機關,如果職工代表大會通不過,實施方案就無法通過。

    改革之后,編制員工就變成了聘任制員工,被辭退后,聘任制員工享受的是社會醫療保障,再加上職業年金,其實和原來退休之后拿到的錢是差不多的,所以退休是有保障的。取消編制后,按照“老人老辦法”的方式,保障和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力爭五成患者基層首診

    深圳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負責人介紹,要完善分級醫療服務體系,到2017年底,實現社區醫療服務機構診療量占全市醫療服務機構總診療量的50%以上。

    具體安排上,深圳將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全科醫生培訓和認證制度,探索向全科醫生購買基本醫療服務,全市三級綜合醫院必須設置全科醫學組織協調部門,負責指導轉診工作。在人才配備上,深圳計劃到2017年前培育3000名通過認證的全科醫生,支持基層醫療機構依托家庭醫生,為市民提供健康咨詢與管理、疾病初級診療、轉診轉介服務。

    改革后,深圳將降低藥品和醫用耗材費用。探索全市公立醫療機構在廣東省第三方藥品電子交易平臺聯合采購藥品的新模式,鼓勵公立醫院與醫藥企業探索醫藥物流服務向醫院藥房延伸,并將逐步推進醫用耗材網絡化陽光采購,在統一信息平臺公開各公立醫院每一品規的醫用耗材采購價格。到2017年,全市公立醫院“藥占比”將由目前的34%總體降至30 %以下,衛生材料費占醫療業務成本的比例控制在12%以下。

    建議未來藥房從醫院剝離出去,患者不用在醫院拿藥,而是直接到社會化的藥房去取藥,這樣就能直接切斷藥商和醫生“勾搭”的基礎。

    ———某三甲醫院副主任醫師劉璐

    深圳醫院也有這樣(類似廣州)的做法,首診在社康的,轉診到大醫院之后,醫保參保人將享受3 0 %的優惠,實際上最大的問題并不在于資金,還是在于基層醫生的水平。

    ———深圳市衛計委負責人

    目標

    未來深圳的公立醫院不再實行編制管理,取消行政級別,從醫療財政撥款、退休保障、人員交流任職這3個方面是否與編制掛鉤進行改革,3年內深圳3萬醫生將與編制脫鉤。

    到2017年底,實現社區醫療服務機構診療量占全市醫療服務機構總診療量的50%以上。深圳計劃到20 17年前培育3000名通過認證的全科醫生,支持基層醫療機構依托家庭醫生,為市民提供健康咨詢與管理、疾病初級診療、轉診轉介服務。

    到2017年,全市公立醫院“藥占比”將由目前的34%總體降至30%以下,衛生材料費占醫療業務成本的比例控制在12%以下。

    焦點

    去編制化

    醫院擔心無法與其他城市競爭人才

    對于公立醫院不再實行編制管理,不少醫院的管理層表示喜憂參半,喜的是取消編制能夠打破目前醫院吃大鍋飯的現狀。

    但也有醫院院長提出了質疑,這種質疑來源于國內醫療的大環境。一家醫院的副院長就覺得,深圳對于新來的醫生取消編制了,而像北京和武漢這種大城市還沒有取消,畢業生如果能應聘去當地的大型綜合醫院,還是能取得整個的事業編制,這樣一來,深圳在跟這些城市爭搶人才上明顯處于劣勢。

    這位副院長透露,就在上個月,醫院曾經想挖一名鄭州的學術領頭人來深圳,結果剛好那個醫生一看深圳的房價,自己把鄭州的三套房賣了還不夠買深圳一套,再一看還沒有編制,就根本不愿意來了。這位副院長建議,不再實行編制管理是個好政策,但對于某些稀缺的核心崗位,最好還是一步步來,不要因噎廢食。

    對此,深圳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負責人回應稱,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去編制化之后,編制就成為了空殼,而且按照老人老辦法的原則,其也可以選擇原來的方式,不會影響到個人的待遇。

    基層首診

    “沒合理配套把病人趕去基層也白搭”

    對于公立醫院五成患者基層首診,深圳一家公立醫院資深醫生張銘(化名)透露,這個目標看上去很美,但倘若要夢想照進現實,顯然還需要花費很大的氣力。“如果沒有合理的配套措施,就算把病人趕去基層也是白搭”。

    張銘透露,歸根結底,深圳患者寧可在大醫院里排隊一上午只跟醫生說上幾句話,還是因為社康的醫療質量相對薄弱,如果不解決這個根本的問題,社康最終就會淪為一個轉診的機構,只是把診療的步驟變得更啰嗦而已。

    要改變目前社康門可羅雀,而大型綜合醫院人滿為患的矛盾,張銘認為,首先要從硬件和軟件方面一起改造深圳的基層醫療,培養更多更好的全科醫生,更重要的是,用經濟杠桿來調節。以廣州為例,自今年4月開始,廣州市啟動新的城鎮職工醫療保險門診統籌支付辦法。

    對此,深圳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負責人回應稱,目前,深圳醫院也有這樣的做法,首診在社康的,轉診到大醫院之后,醫保參保人將享受30%的優惠,優惠部分由統籌基金支付,實際上最大的問題并不在于資金,還是在于基層醫生的水平。

    “藥占比”

    要真正降低,關鍵是官方和醫院的決心

    劉璐(化名)是一家三甲醫院的副主任醫師,劉璐表示,深圳公立醫院在取消藥品加成之后,按說醫院的收入跟開了多少藥是沒有關系了。藥品不涉及醫院的利益了,一方面確實可以減少大處方,但另一方面,對于一些醫院來說,既然事不關己也就高高掛起了,雖然官方三令五申降低藥占比,但是積極性也不能說特別高。

    要真正降低藥占比,關鍵要看官方和醫院的決心,劉璐透露,她所在的公立醫院曾經嘗試抽查醫生的電子處方,并且不記名地邀請醫院專家小組點評,如果抽查的電子處方發現醫生有多開藥的嫌疑,立刻全醫院通報批評并處以罰款,效果還是立竿見影。

    不過劉璐覺得,歸根結底,要剝離醫生和藥商的利益關系,如果吃回扣的現象還是大量存在,多開藥無非是從地上轉到地下而已。她建議,未來的藥房從醫院剝離出去,患者不用在醫院拿藥,而是直接到社會化的藥房去取藥,這樣即使醫生開了某種有回扣的藥物,患者去藥房拿藥,因為無從追蹤患者究竟在哪里買的藥物,而藥店通過社會化競爭,把藥價的利潤空間進一步擠壓,這樣就能直接切斷藥商和醫生“勾搭”的基礎。劉璐表示,要降低藥占比,其實也不是難事,但官方除了要有決心,還要快準狠,這樣才能抓住命門。

    對此,深圳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負責人回應稱,辦藥房是醫院的責任,醫院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廉價的藥品也要提供,如果醫院不辦藥房,而是讓外面的藥廠進去了,實際上并沒有太大區別。

    本版采寫:

    南都記者文婷 劉穎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