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手機打車軟件(圖片來自香港《南華早報》)
參考消息網6月9日報道港媒稱,打車公司在內地被多次約談調查,但這個行業的勢頭似乎從未減弱。有傳言指專車司機的收入不菲,是讓眾多司機投身這一行業的重要原因。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6月9日報道,有媒體對專車司機的生存狀態作了深入調查,發現全職專車司機并不如外界想象那般“滋潤”,加班加點每月收入只有大約1萬多元人民幣。
專車司機小王說,在滴滴和快的沒有合并時,干得好的話“一個月三四萬元很輕松”。但這種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小王說,滴滴和快的合并后,加上專車作為黑車經常被抓,各大平臺逐漸減少對專車司機的補貼。 “天天累死累活地干,也就1.2萬元至1.3萬元。”
小王說,他現在從中午開始接單,一直干到晚上9點,每天大概能做8單,扣除油錢和租車公司的抽成,算上補貼,每個月收入大約為6000元左右。
報道稱,但錢目前或許不是司機們最煩惱的。小王說,專車監督政策的走向目前是讓他所擔憂的。 “現在拉專車,都當黑車一樣處理,現在只要抓到就罰一兩萬元,對于我來說,三個多月白干了。以前滴滴快的還幫著出大部分罰金,現在一分錢也不管,被抓到只能算自己倒霉。”
滴滴快的市場負責人葉耕表示,專車作為互聯網時代的新產物,不能簡單地用現存法規看待。 “專車出現之后,它實際上擠壓的是傳統線下黑車的生存空間,這些黑車,才是真正出行的隱患。”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