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二中院就實施已滿一個月的立案登記制執行情況進行通報。據統計,自5月1日至5月31日,該院一審共登記立案237件,同比增長3.2倍,其中行政訴訟案件與去年同期相比,更是增長了20.3倍。法院表示,有部分起訴人對立案登記制的理解存在誤區,導致無法完成立案程序。
一個月立案237件
據二中院統計,一個月來一審立案窗口累計接待當事人2000余人次,共登記立案237件,較去年同期增加180件,同比增長3.2倍。其中,現場登記立案190件,在法定期限內立案47件。其中,行政案件登記立案85件,較去年同期增加81件,增長20.3倍;民事案件登記立案61件,較去年同期增加21件,增長52.5%。
在此期間,二中院共出具不予立案裁定15件,其中行政裁定14件,民事裁定1件,較去年同期增加15件。
十余部委機關被訴
二中院表示,與改革前相比,立案登記制度實施以來法院不僅要向當事人發放多種訴訟材料,還需要向當事人解釋、釋明更多內容。除當場錄入的案件信息外,當事人通過郵寄方式要求立案的數量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多。
而在行政訴訟案中,被告涉及了十余個國家部委及北京市政府等行政機關。二中院表示,隨著行政案件數量的大幅攀升,一審行政案件數量更是從去年同期的4件躍升至今年的85件,該院預計行政審判壓力將進一步加大。
部分起訴存在誤區
二中院副院長路宏利表示,立案登記工作中發現部分起訴人存在對立案登記制的理解有誤,或訴訟準備不足,造成立案困難等情況?!坝胁糠制鹪V人認為,審查制變為登記制后,無需經過任何審查,只認為把起訴狀遞交到法院,法院就必須無條件立案,這些觀點并不符合立案登記制改革精神?!甭泛昀Q,只有“依法應該受理的案件”才可以通過登記,成為法院審理的案件。
針對行政訴訟案件激增的情況,路宏利表示個別起訴人對一個行政行為拆分成若干個環節,并將每個環節進行單獨起訴,或是將行政環節中涉及的每個部門統統起訴一遍,這些均會發生無法立案的情形。
路宏利建議當事人應準確把握立案登記制精神。在提起訴訟前準確把握起訴條件,使起訴更加具有針對性。同時嚴格遵守法律法規,避免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等不誠信訴訟行為。對于濫用訴權特別是惡意訴訟的行為,人民法院將依照相關法律規定作出處理。
北京晨報記者 黃曉宇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