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國文化部委托,故宮博物院和中國博物館協會聯合主辦的“中國—南亞博物館高級管理人員研修班”近日在北京開班,南亞各國博物館相關管理部門高級官員應邀參加。參加此次研修班的尼泊爾文化旅游民航部考古局局長彼什·納拉揚·達哈爾接受了本臺記者采訪,他向我們介紹了目前尼泊爾全國文物古跡損毀情況。他說:“前一段時間發生的地震災害對尼泊爾歷史文物古跡造成巨大損失,包括加德滿都谷地在內的20多個城、縣均受到此次地震影響,已有741處文物古跡因此遭到破壞。”
尼泊爾擁有眾多世界文化遺產,在遭受強烈地震后,尼政府制定了震后重建工作計劃,考古局也立即為文物古跡相關修復及重建工作制定了計劃。達哈爾說:“考古局出臺的計劃有三個方面。首先,在短時間內整理出一份關于尼泊爾文物古跡損毀的詳細說明;其次,在尼泊爾雨季到來前,確保文物古跡不遭受雨水侵蝕,盡快做好相關防護措施;第三,政府文物古跡修復相關預算下撥后,將進一步細化工作內容。”
他還表示,尼泊爾文物古跡重建修復工作將會是一個時間周期長,工作量大的工程項目。尼泊爾政府將召集尼泊爾世界文化遺產重建專家、建筑師以及文物古跡修復所需工匠技師共同參與修復工作。他預測,尼泊爾將耗費5至7年時間修復因地震損毀的文物古跡。同時他還透露,尼泊爾將于6月25日舉行災后重建募捐會,屆時世界各國相關人士均將出席。他說:“中國與尼泊爾的友誼深厚,我個人也深信,中國會全力幫助尼泊爾。此次地震過后,中國政府積極援助尼泊爾,尼泊爾政府及人民也對中國此次震后援助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達哈爾表示,此次研修班為他提供了一次了解中國和學習博物館管理知識的良好機會。今年是尼中兩國建交60周年,他希望能以此為契機加大兩國合作力度,促進兩國文化交流。
記者 席飛洋
文章來源:國際在線 責任編輯:劉姍(實習)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