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4日來到位于孟子故里——山東鄒城西南22公里處的石墻鎮上九山村,品味文化遺產中深厚的歷史底蘊。圖為,上九山村的石頭巷。陳倩倩/攝
圖為,上九山村的石頭房子。陳倩倩/攝
圖為,上九山村。陳倩倩/攝
傳統作坊工藝、玄帝廟、老學堂、蕭家大院、老戲臺……初夏,沿著青石板路拾級而上,路過一座座古老的建筑,仿佛置身于一個大的古建筑博物館中。記者14日來到位于孟子故里——山東鄒城西南22公里處的石墻鎮上九山村,探訪這座千年古村,品味文化遺產中深厚的歷史底蘊。
沿著一條石頭路,記者首先來到的是王記老酒坊。酒坊始建于清朝末年,王氏兄弟利用上九山的天然泉水和當地的優質高粱釀酒,由于水質好,在附近的幾個縣享有盛名。目前,老酒坊已經成為供游客參觀的酒道館。
出了酒館繼續前行,一座建筑考究、氣勢恢宏的院落展現在記者眼前,這就是山就上村有名的蕭家大院。蕭家大院位于上九山北麓,大小房間32間,依著山勢,屋后還建有后花園,錯落有致,別有洞天。直到目前,堂屋里還完整的保存著當年留下的檀木八仙桌、八仙椅。
據上九古村文化保護與開發項目工作人員邵光偉介紹,上九村中尚存明清建筑古民居300余套,是山東省迄今發現的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明清時期古村落。目前已經完成300余套古民居的修繕工作,總修繕面積達45000平米以上。“在修繕過程中我們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所有修繕建材全部選擇當年建筑材料,最大程度保持古村原始風貌不變,將北方古村落獨特的建筑風格予以重現。”邵光偉說。
記者在村中看到,修繕后的古村集中展示在儒家思想影響下的廊橋、老學堂、蕭家大院、古城墻及城門、玄帝廟和六合院等文化景點。對于原有的建筑,古村在開發過程中也嚴格遵守“修舊如舊”的原則。游客在村子里隨處可見被稱為干茬式結構的外墻,在它是用石塊一層層堆砌而成,沒有任何粘合加工,既有利于通風散濕,而且利于防盜,若有心懷不軌者,翻越這墻便會被掉落的石塊砸中。
據了解,上九山村入選山東省第三批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單,成為鄒城第一處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古村旅游開發項目于2014年度正式啟動,總投資3.6億元人民幣,所有工程將于今年七月完工,并正式對游人開放。
記者 陳倩倩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劉姍(實習)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