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政府高效引導推動文化產業發展
6月12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占亭會見了長城影視文化企業集團董事長趙銳勇率領的考察團一行,就加強文化產業合作發展和項目落地事項進行了交流。(相關報道見6月13日《蘭州日報》一版)
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集體記憶,是城市競爭軟實力的核心。早在2009年8月,我國第一部文化產業專項規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就已出臺,確立將文化產業上升為我國戰略性產業。自那時起,文化產業一詞便開始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為滿足群眾的文化消費,就要依靠文化企業創作生產豐富多彩的文化產品和服務,繁榮文化市場,發展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發展程度已成為衡量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志。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產業與城市發展之間的關系,已受到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的密切關注。城市文化產業發展程度已被普遍認為是衡量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志,是提高發展質量、增強發展后勁、提升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市文化產業的發展對整個城市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蘭州歷史文化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而文化以其無形的、具有極強滲透力的特點使這種地域特色隨著相關產業的不斷發展逐漸滲透到我市各行各業。我市文化產業的后續發展,離不開悠久的人文歷史和文化藝術傳統,離不開蘊藏著豐厚且特色鮮明的文化資源的金城文化。越來越多的文化企業在這種滲透中摸索著前進的方向和未來。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文化需求也呈現迅速增長態勢。但市場化的資源配置機制尚未完全建立起來,骨干文化企業的數量還相對偏少。特別是由于文化資源尚未與資本市場實現有效對接,文化企業的規模和競爭力還有待提高,因此,需要通過市場體制和機制構建來加以優化調整。一方面要培育市場占有率較高的骨干企業,促進文化資源和要素向優勢企業適度集中,提高產業集中度。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機制靈活、市場反應快、適應力強的中小企業,不斷拓展文化產業的廣度和深度。培育骨干文化企業,扶持中小文化企業,形成較為完善的、配套協作的分工協作體系。同時,也要看到,人才是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資源。目前我市文化產業人才還相對缺乏,在總量、結構、素質等方面還有巨大的上升空間。今后應進一步調整人才教育結構,加強對文化高端人才、復合型人才、營銷人才的培養,打造各類平臺和渠道,激發文化產業人才創造的激情和動力。推動文化產業發展,還需要加深人們對文化產業的認識,鼓勵各文化企業突出特色、體現差異,避免重復建設和同質競爭。強調產業孵化與集聚效應,立足于延伸產業價值鏈,增強產業的輻射力。在政府層面要加強文化產業區域布局的統籌規劃,建設文化產業示范區,以引領文化產業不斷向好發展。
文章來源:中國甘肅網-蘭州日報 責任編輯:劉姍(實習)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