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最近一段時間,一則航空隨身行李箱新標準出臺的消息引發眾多關注。消息稱,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公布了一項新的指導規范,建議乘客縮小行李箱尺寸,甚至“帶輪的行李箱不能隨身帶上飛機”。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其實這只是本月初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發布的一條建議,由于在國外引發諸多討論,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聲明稱,這不是強制規定。隨后迫于壓力又再度發布聲明稱“倡議被擱置”。
隨身行李尺寸縮小? 航空公司尚未實施
6月9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發布了新的隨身行李建議規格,新的行李“最佳指導尺寸”比一些航空公司所允許的尺寸縮小了20%左右。根據一些媒體報道,中國國際航空、中國南方航空、卡塔爾航空、德國漢莎航空、阿聯酋航空等8家國際性大航空公司表示將采用這項指導規格。
最近幾天,這則不準確的“舊聞”通過微信、微博在網絡上得到了廣泛傳播。由于很多航空旅客為了省錢,有時會盡可能地把行李帶上機艙,甚至連略大于行李柜的箱子都有可能跟著帶入機艙。有網友感嘆,如果更多航空公司采用這項措施,帶輪行李箱不能隨身帶上飛機,將會有數百萬的航空旅客可能要必須購買新的行李箱。
北青報記者先后撥打了國航、南航、東航等國內航空公司的電話,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并沒有接到將更改旅客隨身攜帶行李最大尺寸的相關信息。
國際航協出臺建議 迫于壓力發文解釋
北青報記者查閱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官方網站發現,除了6月9日發布的這項指導性意見之外。由于引發的議論較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本月11日發布了有關行李箱尺寸提議的聲明。該組織的新聞發言人表示,縮小行李箱尺寸只是一個行業的指導建議,并非是新的標準,而且這個指導建議并不會取代航空公司自身制定的最大行李尺寸限制。
關于這項指導建議是“為航空公司創收的計劃”的指責,新聞發言人表示,在行李架空間不足,行李需轉托運時,大多數航空公司是不會在此過程中收取費用的,而該組織發布的行李箱尺寸標準僅為“最佳尺寸”而非最大尺寸的限制。
指導建議反對聲多 最終被迫暫緩實施
盡管國際航空協會出面對這項指導建議進行了解釋,但反對聲一直不絕于耳,在美國不僅有消費者對此質疑,還有航空公司也表達了不支持的意見。6月17日,國際航空協會再度發布消息稱,這項倡議因為爭議較大而暫緩實施。
“盡管很多人對手提行李標準建議表示歡迎,但北美地區仍有擔憂。對航空公司和消費者來說,手提行李標準建議基于自愿原則。由于旅客對此非常關心,我們需確保其得到正確無誤地施行。因此,我們決定暫停手提行李標準建議的啟動,并重新對其展開綜合性評估,以取得各方支持。”國際航空協會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各航空公司對可攜帶進客艙的行李的最大尺寸有不同規定。國航要求每件隨身攜帶物品的長、寬、高分別不超過55厘米、40厘米、20厘米,南航則要求每件隨身攜帶行李三邊總長不能超過115厘米。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