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焦點訪談》揭秘WiFi對人體有何危害:1.正常使用對人體不會有危害;2.全球內無數據表示WiFi對孕婦有任何危害;3.我國WiFi設備正常使用遠低于中國嚴苛標準;4.孕婦防輻射服并沒有什么用;5.盛傳WiFi殺精是由于離電腦太近給烤著了……
主持人:現在很多人到了陌生的地方,要問的第一件事就是有WIFI嗎?這里說的WIFI其實是一種高頻無線電信號,它能夠實現無線連接,通過它大家用手機之類的移動設備上網就更加方便了,不過也有人擔心,這WIFI信號這么強,幾層墻壁它都能夠穿過去,那它會不會對咱們人體造成危害呢?
解說:前些時間英國《鏡報》報道了一條有意思的消息,一名72歲的英國老太太斯蒂芬尼羅素(音)因為覺得WIFI信號,也就是無線網絡信號威脅她的健康,于是花了大約四萬元人民幣把房子外部涂上了一層厚厚的防輻射涂料,無獨有偶,在中國福州晉安區也發生了一件類似的事。
——天哪,現在住的那棟樓有一家貌似他家媳婦兒懷孕了,說WIFI有輻射,影響他家媳婦的健康,逐家逐戶敲門叫我們不要用,今天已經敲了四次門了,非要進來看我有沒有用無線路由器。
解說:這條微博被迅速專發了上萬次,就連多家國內知名媒體也紛紛轉發,不少孕婦隨時對WIFI信號輻射憂心忡忡。
記者:你有沒有聽說WIFI信號有可能對孕婦身體有害的說法?
公司職員:這個我之前也有看過,但是實際上的話也不是特別清楚,它具體有一個什么樣的傷害。
解說:事實上有關WIFI有害健康的消息還遠不止于此,之前有條“WIFI殺精于無形,精子DNA受損嚴重”的微博更是在網上瘋傳,傳聞說阿根廷研究人員將29名男子的精液放在距離連接WIFI的筆記本電腦旁,四小時后發現25%的精子停止了活動。若將精液放在離電腦較遠的地方,則只有14%的精子停止活動,若放在關閉WIFI連接的電腦旁,則不會產生影響。
記者:擔不擔心?
公司職員:有點擔心,因為我也畢竟是一個男生,今后它有一些遺傳之類的(問題),如果它真的有這么一回事的話,那就應該要小心。
解說:WIFI是一種通過無線信號將設備連接到互聯網的技術,它是上世紀90年代由一家澳大利亞研究機構發明,如今WIFI技術早已深入生活的各個角落,無論是在公交車、寫字樓、飯店,還是大街上,人們都可以通過WIFI上網,WIFI無線上網使用的電磁波波段一般是2.4GHz到5GHz,民用級為2.4GHz,和手機使用的射頻電磁波波段比較接近,屬于非電離性輻射。那么這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到底會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呢?要想了解這一點我們首先必須了解它的強度到底有多大?工程師們在封閉的實驗室里為我們測量了WIFI信號的強度。
記者:小彭,現在的檢測結果出來了嗎?
彭華睿:出來了。
記者:是多少?
彭華睿:1.32dbm(約等于25毫瓦)。
記者:這是在什么情況下得到的?
彭華睿(摩爾實驗室射頻實驗室主管):是在WIFI路由器最大發射狀態下,它的最大功率最大就是14.32dbm,通常GSM手機,它的最大發射功率是在33dbm左右,現在是14.32dbm,連它的一半都不到。
解說:它的發射功率相當于一個一瓦燈泡的40分之一,那么WIFI是否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呢?我們帶著檢測數據進一步尋求答案,秀麗線蟲是一種對環境變化非常靈敏的動物,用它做實驗非常理想。
張成崗(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如果一些環境因素對它都沒有產生影響的話,我們就可以很容易去判斷,這個因素是不是可能對人體有一些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
解說:首先讓我們看看在沒有打開WIFI設備的情況下秀麗線蟲的正常狀態。
張成崗:大家可以看到,影子是它在培養基表面爬過的軌跡,如果是環境因素對它有影響的話,它的行為模式就會發生一些變化。
解說:然后將WIFI設備放在距離秀麗線蟲非常近的地方,對它持續輻射30分鐘。
張成崗:當WIFI打開之后,可以看到瞬間可以到200伏每米,但是這個時間非常非常短,馬上就進入一個穩定期,這里我們可以看到讀值,平均值是31.9伏每米,我們自己做研究的時候往往持續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以上,這個時候我們也可以看到有沒有一些的變化,像這些線蟲的行動就是非常自如,非常正常的,不會因為有了WIFI信號它的行為就出現一些異常情況,它該朝那邊走還是照樣走過去。
解說:據專家介紹由于WIFI輻射屬于電磁輻射,所以人體所能承受的最大WIFI輻射強度,需要參照國際長對于電磁輻射劑量的安全標準。目前國際上有兩大主流標準,一個是ICNIRP標準,它是國際非常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發布的標準;另一個是美國的IEEE標準。
從這張表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所采用的標準比上述兩種更為嚴格。比如在900MHz頻段上,中國規定的公眾照射上限為40μW/cm2,而歐盟標準為450,美國為600,在1800MHz頻段上,中國規定的公眾照射上限為40,歐盟標準為900,美國為1000,而我們在實驗室里取得的WIFI輻射最大值遠遠低于國家標準,屬于安全范圍。
從上面的實驗我們可以知道,WIFI對普通人體健康不會產生危害。那么對孕婦是否有害呢?
張成崗:不光是我們的研究,整個國際的學術研究都沒有數據來支持這一點,更多的原因可能與環境大的變化有關系,因為孕婦懷孕的時候本身人體內的激素水平會處在一個特殊的狀態,從人體的生理角度來講,它的激素水平會增高,本身就會主動防護,保護孕婦出現一些情況,所以包括胎兒在子宮里面的發育,都已經處在非常好的環境。
解說:再讓我們看看本篇開頭的那個阿根廷科學家有關WIFI殺精的實驗,實驗說如果把精液放在距離連接WIFI的筆記本電腦旁三厘米處,4個小時后,25%的精子都會停止活動,那么WIFI殺精的傳聞真的成立嗎?
張成崗:精子本來也是很敏感的,很容易受到環境熱的影響,其中就有這個熱效應導致的,所以在那個實驗里面等于做了一個非常不科學的設計,等于是讓這個精子細胞已經遠遠脫離體內的正常環境所導致的問題。
解說:此外現在很多孕婦都會穿所謂的孕婦防輻射服,那么是否會有保護作用呢?專家表示電磁波不是直線傳播,而是通過電磁場產生作用,無處不在,因此傳防輻射服意義不大。
張成崗:如果不是職業性的經常暴露在高強度的電磁輻射環境下,它的場強,就是咱們生活的場強包括WIFI都在工作,這個時候它的場強本來就不高,所以穿這個實際上是多此一舉的。
主持人:只要規范使用WIFI就沒有危害,其實類似的擔心我們過去也曾經遇到過,比如說有人就擔心微波爐會不會有輻射傷害呢?手機會不會有輻射傷害呢?但是經過科學的解釋和長期的實踐,現在大家都知道的,這樣的擔心沒有必要,只要人類社會還在發展,這樣的問題就還會出現,重要的是分析科學問題一定要用科學的態度,既要嚴謹更要積極,否則我們不僅不能夠進步,甚至無法生活,感謝您收看今天的《焦點訪談》再見。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