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內蒙古 > 正文

    內蒙古遇罕見夏季低溫 多地農作物現中重度冷害

    中新網呼和浩特6月24日電 (李愛平郭敏)內蒙古氣象局24日對外發布,進入6月后,受持續“罕見”低溫影響,內蒙古部分農區玉米出苗至七葉階段,遭致了尤為嚴重的中度、重度以上冷害。

    消息指,5月份以來,內蒙古氣溫一直起伏不定,低于常年,雖然天氣涼爽但是熱量不足導致玉米等作物發育推遲,出現階段性冷害。

    據內蒙古生態與農業氣象中心資料顯示,5月中旬農區大部地區平均氣溫接近常年或偏低1—3℃,此時春玉米正陸續出苗;5月下旬氣溫回升,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2—5℃,有效地彌補了中旬氣溫偏低的不利影響,大部農區玉米能夠正常生長。

    然而,進入6月以來,內蒙古全區氣溫仍然呈走低趨勢,6月1日至今,大部農區平均氣溫較常年偏低1—4℃,尤其是中旬初,大部地區氣溫偏低4—6℃。受持續低溫影響,熱量不足,部分農區玉米出苗至七葉階段出現不同程度的階段性冷害。目前,扎蘭屯、科右中旗、五原縣、呼和浩特、臨河區、準格爾旗、科左中旗都出現了中度以上的冷害,扎蘭屯和科右中旗甚至達到重度。

    截止目前,全區大部農區春玉米發育進程均偏晚,通遼市開魯縣等多地偏遲3~5天;呼倫貝爾東部等地區發育期推遲5天以上。

    據預測,2015年夏季(6—8月)呼倫貝爾、興安盟北部氣溫較常年偏低,且有階段性低溫,不利于緩解目前低溫危害,可能導致冷害延續,甚至影響產量。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內蒙古出現夏季低溫現象歷史同期罕見,內蒙古氣象局提醒,各相關部門和民眾做好防御措施。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