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上海 > 正文

    上海緊急排查90臺申龍電梯 消除安全隱患方可上崗

    上海緊急排查90臺申龍電梯 消除安全隱患方可上崗

    上海將對所有在用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進行排查。/晨報記者陳征

    在日前發生的荊州“電梯吃人”事故中,涉事電梯系蘇州申龍電梯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制造。上海市質監局昨天召開新聞發布會透露,已下發緊急文件,要求全市暫停使用所有申龍電梯,共計90臺。

    不過,記者在探訪中發現,一些單位的申龍電梯仍在運行。

    8月10日前逐臺排查扶梯

    昨天,上海市質監局下發了《關于立即開展自動扶梯隱患排查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區(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及檢驗機構開展自動扶梯的隱患排查工作。

    市質監局副局長沈偉明通報,目前本市共有在用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17118臺(其中自動扶梯15503臺,自動人行道1615臺),將在8月10日前逐臺排查安全隱患。

    90臺申龍電梯緊急叫停

    據介紹,本市共有90臺申龍電梯,分布在7個區,涉及9家單位,與荊州“電梯吃人”事故中自動扶梯同型號的有徐匯區上海家飾佳商業經營管理有限公司(18臺)、青浦區重固鎮金都臺客隆超市(2臺)、松江區上海永春物流有限公司(4臺)、普陀區上海百聯中環購物廣場(6臺),這些自動扶梯的樓層板(上、下端站蓋板)均呈“凸”字形,存在安全隱患。

    市質監局已下發緊急文件,一是要求暫停使用申龍電梯股份有限公司的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二是要求并督促電梯使用單位會同電梯制造單位、維保單位對上述在用電梯進行全面自查,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實整改,重點檢查自動扶梯樓層板是否穩固以及各安全保護裝置是否正常,排查情況報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確認隱患消除后方可投入使用。

    商場稱未接到叫停通知

    昨天下午3點50分,記者來到位于中山南路的徐匯區家飾佳商城。該商場共有18臺申龍電梯,其中10臺位于正門進門處,另外8臺靠近后門。除了二層至三層有一臺電梯暫停運行外,其余均正常運營。

    據工作人員介紹,扶梯從昨日早上開門營業開始一直在運行,中間沒有停運過,也不清楚商場是否有接到停運通知。

    截至昨晚6點30分,記者離開徐匯區家飾佳商城時,大部分扶梯仍在正常運行。

    昨天,百聯中環購物廣場內所有電梯也在正常運行。該商場副總傅明敢表示,商場內共有90多臺電梯,申龍電梯占了一半多。自從荊州“電梯吃人”事故后,商場就對自動扶梯進行了全面排查,目前已經排查完畢。目前商場尚未收到有關部門的叫停通知,一旦收到,會馬上關停相關電梯。

    [相關新聞]

    扶梯蓋板“環環相扣”不全靠螺絲固定

    晨報訊荊州“電梯吃人”事故發生后,很多上海市民擔心同類故障會否出現在自己乘坐的電梯中。專業人士介紹,現在電梯的蓋板一般都是通過卡扣固定,因此只要電梯本身不存在設計缺陷,就不必特別擔憂螺絲松動導致蓋板塌陷。

    這兩天,一些市民看到商場、地鐵站在檢修自動扶梯,雖然拉起了黃色圍欄,但靠近后能看到打開的蓋板下黑洞洞的,維修人員站在坑里,只露出胸部以上。“原來蓋板下面這么深,有些嚇人。”

    事實上,荊州“電梯吃人”事故引發了不少人對蓋板的擔憂,網上甚至出現各種過蓋板“秘籍”,有兩手抓扶手撐起身體凌空越過蓋板,有從最后一格梯級立定跳跳過蓋板,還有就是踏上蓋板前先用腳或陽傘試探……還有些“科普”似乎說得頭頭是道:“第一塊、第三塊蓋板安全,第二塊蓋板下面是空的,千萬不能踩。”

    這樣的過度擔心有必要嗎?第二塊蓋板真的不能踩嗎?對此,上海市電梯行業協會辦公室主任秦炯表示,自動扶梯前的三塊蓋板下,安放了扶梯的運轉馬達和傳動裝置,并非只有第二塊蓋板下面是空的,三塊蓋板下面都是有一定空間的,只是空間大小不同。扶梯在正常運行的情況下,任何一塊蓋板都是安全的。

    一名從業多年的電梯維修人員說:“一般來說,現在扶梯的蓋板設計是環環相扣,并不全靠螺絲固定,蓋板長寬大于下面的洞口。蓋板是卡在上面的,蓋板與蓋板之間也是互相卡著的。平時維修打開蓋板,是要用扳手把蓋板的卡扣撬開才能拿下來。所以不太會因為螺絲松動導致蓋板塌陷,出現這種情況就是那部扶梯的設計有問題。”

    電梯維修工趙師傅這幾天一直忙著在各處維修檢查電梯,主要是檢查電梯的各種安全裝置是否正常,包括蓋板的塌陷開關、入口開關、梯級開關、停止開關等。塌陷開關是指一旦蓋板發生塌陷,電梯會自動感應停止的開關。“這種開關只有新型扶梯才有,不到市面上的半數,大部分老式扶梯并沒有,但因為上海的扶梯蓋板主要不靠螺絲固定,所以就算兩三百斤的大胖子站上去也沒問題。”

    申城電梯維修保養人員缺口千人以上

    晨報訊目前,上海存在電梯維修保養人員緊缺問題。昨天,上海市電梯行業協會辦公室主任秦炯說:“截至去年底,上海共有約20萬臺電梯,但電梯維修保養人員僅5000多名,缺口很大。”此外,一些資質較差的企業通過低價競爭贏得客戶,“只修不保”模式長期下來也可能形成安全隱患。

    按照相關規定,1臺電梯每15天要保養一次,也就是1個月2次,1年24次。因為電梯保養都有規定內容,按流程每項都做下來,保養1次要2小時。從保養時長和保養頻次限定,1名維修保養人員日常可以負責的電梯數量在25—30臺之間。就算以1名工人可以負責30臺電梯的上限計算,20萬臺電梯至少需要6600名維修保養人員。

    “去年上海新增了約15000臺電梯,按理說應該要新增500名維修保養人員才能與之匹配。如果每年新增10000—15000臺電梯,就要每年新增四五百名工人,但現實中維修保養人員的培訓根本跟不上。”秦炯表示,電梯維修保養人員的培養并不簡單,首先要求其在電梯廠商工作過,了解電梯各個零部件構成,一定要至少實踐安裝過一部電梯,這樣才能真正了解電梯拆裝的方法。雖然可以一邊上班,一邊參與電梯維修的學習,但整個培訓周期依然較長,跟不上增長需求。而且美國的電梯維修保養人員收入為十大藍領之首,但我國電梯維修保養人員的收入還缺乏足夠吸引力。

    不僅如此,如今的電梯維修市場還存在著魚龍混雜的情況。秦炯介紹,根據測算,目前一臺電梯每月的保養需花費500元左右,但是一些低資質、甚至無資質的小企業采取低價競爭,只收兩三百元。但是,這種收費并不意味著價廉物美,而是服務的缺失。“這些小企業并沒有足夠的人力來進行日常保養,他們所采取的辦法往往是‘以修代保,只修不保’。也就是說,電梯每月需進行的2次常規保養得不到進行,只有客戶通知其電梯壞了時,才派人過去維修,把出現故障的零件更換一下。這樣長期缺乏保養、只是在出現故障時簡單替換零件,電梯很可能會出現問題。”此外,電梯報修應在30分鐘內趕到現場,但由于人手不足,這些企業往往無法及時趕到。

    秦炯表示,為應對當前電梯維修保養人員緊缺的問題,目前正在推動電梯物聯網建設,一些正規維保企業加入物聯網后,未來有望通過技術管理水平的升級來提高維修保養的工作效率,比如單人可日常維護的電梯數量上升到30—50臺。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