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文學 > 小說散文 > 正文

    劉瑞祥:黃河大拐彎五部曲(圖文)【天之水網專搞】



     

    012------黃河流過地方石川

     

     


    黃河大拐彎


    劉瑞祥

     

    姐妹湖手拉著手


    神山圣水被崇拜,朝拜的人一直在路上,舉手的動作就要把大山擁抱,雙手合十,口中念念不忘,只有“六字真言”才能表達對山水的虔誠。一步一個長頭,當身體完全投地的時候,好像自己也已成佛。

    兩個少女走在路上,嗑著等身長頭。從瑪多而來,從星星一樣的海子而來,當她倆親吻著這片草地,向著鄂陵湖、扎陵湖一步步移動時,藍天、白云、彩虹組成的佛光就在她們身邊閃現。路還很遙遠。這是一條天路,伸手就能把云彩摘下來編織成美夢,講給孩子聽。月亮走了,在天空種出一片青稞,這是天意;月亮來了,帶著美好的未來,從帳篷里繪制出有佛的唐卡。

    黃河從巴顏喀拉山、約古宗列曲、卡日曲發源,有一百零八眼泉涌,分辨出一百八條溪流。黃河在草壩上蘊育出無數顆星星,日夜發酵著、反芻著、構思著、保佑著母親河的流量。

    扎陵湖,又稱查靈湖,白色的長湖,東西長35公里,南北寬21.6公里,面積52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9米,蓄水量在30億至40億立方米之間。扎陵湖湖面海拔4294米,比鄂陵湖湖面高22米,直線距離10公里。

     

    據說鄂陵湖,藏語意為藍色的長湖,湖的形狀如一倒掛的鐘,南北寬32.3公里,東西長31公里,蓄水量在100億至120億立方米之間,湖水面積61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7.6米,為青海最大的淡水湖。她們是兩個姐妹湖,無論天地如何運轉,都以姐妹的情感長相司守。姐妹湖,一條女性的河,流暢、柔情主旋律、扎陵湖上那飛翔的天鵝,緩緩地抒發著對遠方的追尋和眷戀。鄂陵湖那眸子里閃閃爍爍的秋波,臉頰上驕羞靦腆的微笑。藍色的波濤,流蕩的夜歌,更象融進了女性的濃情,溫柔和血乳。姐妹湖成為東方巨龍涌動的乳液,養育了黃河的健壯,養育了黃皮膚的的民族和悍勇、豁達、勤勞、純樸的華夏后裔,養育了母親河寬大慈祥的胸懷。

     

    DSCF8249

    DSCF8249

    行走黃河源頭,看見兩個姐妹湖,在扎陵湖邊,一條白色的長湖,藍色的長湖仰臥雪山之間,好像是仙女撤下的哈達,潔白如玉。我還親眼看到了扎陵湖日出,那天早晨,我很早就來到一座山包上,7時30分太陽露出了頭,剛開始是金黃色的,而后變成赤紅色、大紅色,整個湖面映照成高原少女的臉頰,紅彤彤的高原紅,在遠山的陪襯下,顯得格外迷人。這真是人間所能遇見的風景么?我怔怔地盯著天際的變化,不斷拉開天幕的太陽主導這個源頭湖泊的色彩,激動之余盡忘記按動快門。天空正被一條一條的絲線編織成美夢,跳出湖面的太陽,經那巨大的光源鋪就在湖面,整個扎陵湖就像趕去看嫁妝的姑娘們的臉色,讓人興奮,讓人著迷。嗑長頭的姐妹仍然在路上,就朝著姐妹湖而來。

     

    011------黃河流過地方石林(1)

     

    黃河在這里拐了第一個彎

     

    一條生命之河,流到哪里,哪里就有讀不完的故事。

    達日那飄揚的經幡,黃河流向了哪里、阿尼瑪卿山巍然屹立,好像一位手搖經鈴的老人,沿著上游祈禱著。隨著季節的變化,阿尼瑪形成永遠化不盡的積雪,白茫茫一片,厚敦敦一層,龐大而堅硬,積累了無數的條香甜的小溪,保證黃河的流量。達日、唐克、瑪曲、興海、貴德、循化、永靖、蘭州都出現了大拐彎。

    草原上有一條路在天上,天和地連成人間天堂,許多神仙就生活在這里。從瑪多縣到達日縣,白云流動著,藍天袒露出金色的花邊,天、地、人組合成高原風,吹出一首歌謠。

    一群牦牛走過草灘,留下的牛糞,蘊藏著高原人生活的依靠。牧民在馬背上摔響牧鞭,即趕牛群也趕羊群。雪山是一面鏡子,照出了牧場的期望。

    黃河從達日流過,那座青山被喇嘛祈禱成佛的化身。五顏六色的經幡被歲月人叩拜成藏族獨有的靈塔。每天都有人上山朝拜,每天都有人敬上哈達和經幡。我走過綴滿經幡和牛頭的黃河大橋,達日縣城的確被鑲上了金邊,一條寬大而亮麗的街道上行走著康巴漢子,摩托車上的藏族男女唱著歌就像在跳鍋莊舞。整個一條街直通神山和佛塔。我沿河而上,草壩子上的經幡,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白的紛紛揚揚的飄蕩在落日低垂的濕地。我躺在草地上,我把雙腿并攏伸直,并奮力張開兩臂,讓血脈噴張的身體躺在枯草上,象一座被遺忘的十字架,人世間的陰晴圓缺、苦楚愁腸、真善美都忘得一干二凈。我躺在草地上,躺在人間最高處的黃河上游,享受著野風的撫摸和凈化。我拾來一片牛糞,輕輕地摔向湖面,一道亮麗的水線升起我對黃河母親的眷戀。這里的五色經幡與眾不同,從東到西,從南到北,把整個大山都點綴了,把整個黃河都染透了,飄揚的經幡,藏人說是黃教圣典的經書,手搖經鈴的人說是“六字真言”,母親說是人生的真諦,清風說這是所有人的夢。

    我鉆進一個豐碩而宏大的經幡賬里,趁著太陽還沒有落山,斗膽旋轉一圈后,在帳圈就好像看見了觀世音菩薩,這個賬圈里又好像看見了世界的萬花筒,五彩斑斕、明亮透徹,山風吹過,飄起的經幡發各種酷似音樂的口哨,讓人浮想聯翩。此刻,分散的河曲穿過沙柳、由達瑪花、格桑花、頭花蓼、珠芽蓼、金露梅、點地梅、紅景天、鳳毛菊、雪蓮花形成青藏高原生物圈,組成生命的齊花異草,蘊育著綠色的搖籃,又合攏成曲溪大拐彎,在一個山巔伸展起寬闊而溫柔的流向,好似少女的裙裾,艷麗而富有。

    在走向格薩爾王獅龍宮殿的路上,一位步履驕健的喇嘛,從絳紅色的寺院走出來,高大的身材,赤紅的臉膛,好一位英俊瀟灑的小伙,一步一回頭,默念著“六字真言”,這是寺院里喇嘛都常用的經文,所有藏族信教民眾都會的經文。當他面對河曲舉手祈禱的時候,剛剛下過雨的草原上出現一道美麗的彩虹,山坡上那些一字排開的經幡群就像是搖動的經鈴,大自然和人類都在乎平安吉祥。

    達日,剛剛流出巴顏喀拉山,沿著阿尼瑪卿山,無憂無慮,日夜奔波,從遠古的神話到格薩爾王在扎陵湖、鄂陵湖迎取文成公主,到草原放牧的賬圈里,流進達日,達日就有讀不完的神奇故事……

     

    011------黃河流過地方石林

     

    黃河流過瑪曲又回來


    潺流蕩漾的藏歌,跟著羊群、牛群走,香噴噴的酥油茶被馱向遠方好那個肥沃的草灘,阿萬倉、采日瑪、唐克成了鑲嵌在女性身上的瑪瑙石。為什么從瑪曲阿萬倉流向東方后又從瑪曲縣城流向西部?一條偉岸的山脈綿延向東,一條圣潔的雪山巍然屹立,一條綠色的草原由近而遠。天空是湛藍的,白云是潔白的,羊群是流動的,還有那黑色的牦牛尋覓自己的生存領域。草原成了放牧牛羊的家園,熟悉的是那些草灘、濕地、山峰,還有那七仙女峰的神奇和傳奇故事……

    山巒云霧繞,山腰蒼鷹飛,山下豐腴的草場上,出現一群跳鍋莊舞的少年。七仙女峰,你情愿與滾滾黃河為伴,細雨為你洗臉,輕風為你梳妝,朝霞為你涂上火紅的胭脂,云霧為你穿上淡紫的衣裙。七仙女峰啊,七仙女峰!你是瑪曲美麗的眼睛。

    一種血性,一種氣質,一種渴望。十萬大山阻擋不住,狂風積累的雪峰歲月阻擋不住,你以女性的細膩一路向前,一個再回頭,好像一個轉身的舞姿,又回到自己的家鄉。奔流、奔流、奔流出狹長的深谷,流出古老的記憶,流出彩色的夢,卷起萬年雪,拍擊瑪曲兩岸的草原,蘊育出一灘又一灘豐腴的濕地,流淌出一道又一道漂亮的拐灣,在人們的眼里那是一條彩色的絲帶,藏民族用五彩經幡表達對河曲的尊敬。于是每個山頂上都有飄揚的信念,每個節日都有新的經幡掛起來。

    一路呼嘯而去,放歌而去!水草鮮美,天晴氣爽,太陽里的孩子用酥油洗過身子,壯實的孩子就趕著一群羊,穿過瑪曲大草原,天地間出現了和諧的聲音,河水中出現清澈的倒影。在茫茫天地之間,生長在這片草地上的民族就崇拜天空,崇拜太陽,崇拜藍天,崇拜河曲那道彎。

    從久治縣的門堂到瑪曲木西合、到阿萬倉,再到采日瑪,當我騎著一輛摩托車沿著鄉間小道旅行,黃河一會兒進入峽谷,一會兒進入草灘,一共就有大大小小的拐彎一百零八處。最大的拐彎都有四五公里。萬瑪溝是巍峨橫亙在草原上的一個巨大峽谷,它的南部連接延綿廣闊的大草原,黃河從草原上奔騰而過,向北登臨,從草原沿著小溪而上,穿過杜鵑林和灌木林,這時丈是高山草甸植物群落,那些聞名于世的紅景天、水母雪蓮、唐古特大黃、甘肅青烏頭、多花黃芪、冬蟲夏草、獨一味等20多種名貴藥材,生長在這里。舉目向上,茫茫雪峰逶迤相連,蜿蜒曲折,山坡上遍布生長著水母雪蓮、冬蟲夏草和蕨麻等奇花異草。所有珍治人間百病的中藥材,這里滿山野全都有。山,就成了神山,水就成神水,河曲就成了母親河,流淌著對人間的慈愛和善舉,母親河的故事就留在了民間。

    幽幽長夜,我們在草灘上燃起了篝火,飄蕩的火苗娓娓追述一個故事,輕風從上游刮來,每一個人的臉上都蕩漾著歡樂的笑容。草灘是阿萬倉最大的濕地,以篝火為圓心,所有藏族漢族兄弟圍成一個車轱轆圈,臉,朝著光明,背,朝著黑暗,紅與黑撞擊黎明的火花,每雙手都捏著一個潮濕的憧憬,一個充滿希望的夢。誰又說現在我們多少次走過瑪曲,靜靜地河在唐克來了個九曲十八彎,還親密地吸納了白河,又緩緩地流,于礁石險溝處,于采日瑪,于七仙女峰打出一個漂亮的回旋,從而激發了雪白的波浪,從而生長出五顏六色的鮮花,從而紡織了絲綢一樣草原。河流、湖泊、高山、丘陵、島嶼、灌叢、沼澤、濕地縱橫交錯,形成奇麗多彩、風光迷人、天人合一的自然景觀。

    水是清綠色的,象在夢里。大拐彎是月牙形的,象是少女的發卡。因為有了碧水藍天、牧帳炊煙、綠草如茵、雪山似銀,才成為“格薩爾王的發祥地”、“亞州第一天然草場”今天,所有天地的風景,匯入澎湃的浪頭,如閃電、如巨龍、奔涌著,沿著太陽初升的里程碑,駛向民族尊嚴的渡口,澆灌東方高傲的圖騰之林。瑪曲是永遠的黃河旅游圣地。

     

     

    005------瑪曲縣黃河拐彎處

     

    在九州臺看黃河流過

     

    蘭州是黃河唯一流過的省會城市。

    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黃河是中國的第二大河,同長江一樣,千百年來,她以博大的胸懷,滋養了古老而文明的華夏民簇。

    人們把黃河比作母親,大地比作父親。黃河從青藏高原的巴顏客拉山發源,蜿蜒于崇山峻嶺之間,渡過草原,流過荒灘,沖出峽谷以她慈祥的母愛來到金城蘭州。每當我靜坐斗室,推開窗簾,透過河堤垂柳,看見從田地間緩緩流過的黃河我就由衷地稱贊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優越感,幸福感和自豪感。雖然黃河把城市、鄉村分成南北兩半,但黃河兩岸的金城兒女都是黃河的子孫。無論是清晨的陽光,還是燈火輝煌的夜色下,站在窗前每天都能看見母親河歡快的腳步聲。

    夜幕下,聽不見黃河的濤聲,抬頭看見夜色閃爍的燈火,把一座城市大廈、街道、樹林、綠地連成一條浪漫的風景,留給人們的是贊美和回味。多少人流連忘返,行走在這座擁有黃河的城市里。太陽每升起在北岸的九州山頭,捧出一個滾燙的季節---黃河的八月。

    八月的黃河,渾濁的浪谷上,晃閃著被歲月雕刻的南山,被風雨洗滌的九州山,當我的希望與夢想變成展翅的雄鷹,看著城市在金黃色的波浪里長大后變得富強起來。這是多么高興的事啊!

    蘭州的清晨,霧籠罩著高樓大廈,籠罩著綠水碧樹,朝陽一照,整個城市好像在輕薄薄的一層紗巾里飄動,山峰沿著黃河而蜿蜓,城市沿著黃河而崛起,從東向西,由南向北,延伸一個新型的現代化大都市。這只是站在高處對黃河的記憶。外地人來蘭,不看高入云端的的樓房,不看重新裝修的濱河大道,而要看看久違了的黃河。從中山橋、水車園到黃河母親;從小西湖大橋到七里河大橋到銀灘大橋那片濕地,一路放歌,一路聯想。她們是為黃河而來,因為,她們的家鄉也有黃河,但那要走過好多大山,那個大大的彎讓人想象無窮,黃河流到這里有幾個彎,讓人感動,這里才是唯一的黃河之都市。旅游者說:我們看見了城市與黃河生存的方式,看見了黃河在遼闊的版圖上的一道閃電,是民族的一根長鞭,呼嘯著,狂奔著,旋轉著;一片蒼莽,一片粗獷,一片陽鋼。多么寬大的胸膛,一條豐蘊粗壯的脈,流淌著黃皮膚民族恢宏史詩和世代相傳的永恒的圖騰。

    九州之美,原來就是黃河之美,這種美經常掛在人們臉上,留在人們心上。由于工作和生活的關系,我從安寧經常騎自行車,沿北濱河路去城關區辦事,返回時,又沿南濱河路返回。黃河就在我的身邊。她本來的膚色是黃色的,中間夾雜著雜草雜樹,還托出一座又一座孤島。水的流速很綬慢而又很溫柔,偶爾有快艇通過,一群很美麗的小鳥從黃河與城市之間飛過,把城市中流過的黃河,黃河中崛起的城市,用翅膀飛成倒影,用嘎嘎聲進行贊美,在河面上劃出一道優美的曲線。還有許多鴨子在河面上喜戲、暢游。今天,母親變成了雕塑,旅游者都要在雕塑前合影留念,回家后能在自己的影集里看到黃河母親的形象。臨走時,好象母親對旅游者說:去吧!孩子,一定還要坐在羊皮筏子,親自摸一摸母親的身體。如今,所有的思想,匯入你澎湃的浪頭,如閃電、如巨龍、奔涌著,沿著太陽的里程碑,駛向民族尊嚴的港口,灌溉東方高傲的圖騰之林。

    清晨,在山水相連的北濱河路,我好奇地登上二十五層高樓,看到金色的黃河,像一條金絲銀線把城關、七里河、安寧、西固串成一顆顆閃光的明珠,金色的城市因為有了黃河流過而多姿多彩;金城因為有群山環抱而更加清秀俊俏。綠色已經在公路兩旁組成向西的風情線。那些綠籬、亭臺樓閣、音樂噴泉、龍園、詩書故事林組成了具有蘭州特色的風情線。露水平臺可以親吻黃河,中山橋可以測量黃河,音樂噴泉可以吟聽美妙與遐想,銀灘濕地可以大聲地朗讀泰弋爾的散文詩。黃河是蘭州的象征,是蘭州城市的保護神,是人世間母親最偉大的賦予。有時我常常一個人坐在河岸上,沐浴著河面上燦爛的陽光,墨墨地注視著黃河,如同閱讀流淌的文字。同時我還多次來到九州臺高高的山頂,舉目回望,這只不過是一種大境界,大氣魄,大視野。黃河向東流放,好像把城市和鄉村刻錄成一張唱片,西北風會唱出最美的歌。黃河又像是神來之筆,夕陽下寫出了龍的傳人。

    黃昏如血,夕陽已在天際跌落,暮色漸漸濃嚴起來,一排排亮麗的樓群被裱白,山下街市的燈光亮了。黃河隱含在城市的夜色里,而城市人為黃河鑲嵌的燈光,閃爍黃河母親迷人的風采。都市的夜晚依然澎湃著白天的聲浪,汽笛和霓虹燈漲起的潮水拍打著街道兩旁的堤岸,是黃河母親把月亮發表在群樓上空。山勢嵯峨,黑森森的緘默,城市進入不眠之夜,黃河母親進入了構思。黃河永遠是人們寫不完的話題。

     

    002------黃河源西區(1)

     

                                            黃土高原黃河的流向


    奔騰咆哮的黃河,經過甘肅省省會城市蘭州后,在什川生出一片繁茂的百年梨園。從這里又走入峽谷,一路向北,在甘肅景泰縣的龍灣來了一個拐彎,這里又生出一片奇特的丹霞地貌。其地形猶如刀砍。形狀如動物、人頭等象形圖案。黃河流過的地方總是要創造出奇特的地形而且。黃河從這里又進入寧夏平川地帶,滋養著寧夏人民的生活和經濟建設。人們總是說“黃河富寧夏”在青銅峽又生出奇特的北方黃土塬地形。黃河從這里進入內蒙,又向南折返回到山西、陜西交界的地帶。黃河在黃土高原流過,在陜西延川縣30公里的地方生出了乾坤灣,有人叫蛇彎。在這里來了一個在轉變。黃河對岸的山西人就居住在蛇彎之上的山梁上。黃河在進入陜西富縣30公里的地方一下子跌入底谷,被巖石吸入深淵,被人們習慣稱為“天下黃河一壺收”叫做壺口瀑布。黃河在這里進入峽谷,驚天動地,轟鳴咆哮,讓人感覺到黃河的力量,黃河的雄性,黃河的陽剛,黃河的女性風采。

     

    IMG_0699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流過5400公里的路程,在陜西壺口結束大拐彎,形成平緩的河道向東流入大海。我從2011年就開始對黃河大拐彎進行拍攝,歷時5年。從黃河源頭到陜西、山西的壺口,拍攝圖片5萬多幅,積累了一定的數量和質量。這是我鐘情于黃河的結果。今年7月11日,我騎摩托車從甘肅靜寧到寧夏西吉縣,參觀了火石寨,當天晚上信在固原縣,因為309國道路,就只能從彭陽、慶陽、合水板橋經過。甘肅的公路就是不好,許多地方不是沙石路,就是爛路,陜西的路還比較好走。我用三天時間,到達富縣、宜川的壺口瀑布,當天下午參觀拍攝,但運氣不好,天氣不給力。加上夏天黃河水干枯,流量小,規模不大。但到了延川和乾坤灣就不一樣了,當天雖然是多云,但下午5時后云開霧散,還有乾坤旅游中心給我免費進入參觀。我住在老百姓家的窯洞里,下午又遇到西安市的攝影師,我們倆人都住在一起,晚上還拍攝到了天空的銀河。黃河在這里形成的拐彎,當地人說是八卦圖。陰陽走向的黃河大拐彎,河那邊是山西,拐彎的山脊上還住有百余戶人家。當太陽落山的時候,我站在大拐彎的山梁上,看到的黃河風采和青藏高原看到的黃河風采是不一樣的。

    大自然給予了美麗的土地,天空的云彩給予了黃河的裝飾,天和地的意境組合成人世間獨特的想象,蛇、龍、虎、牛、羊和民間傳說中的童話故事。黃河是一條腰帶,把人們的生活緊緊的收拾起來,依靠勞動再創造出幸福的生活。

    2015年7月25日蘭州家中。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