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昨日,中科院公布了2015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選出157位初步候選人。這是院士制度改革后首次進行的院士增選工作。新公布的初選名單中,中科院系統依然占大頭,入選比例占近23%。按慣例,這157人中約三分之一將會最終當選院士。
院士增選渠道只有兩個
中科院稱,2015年中科院院士增選通信評選工作已經結束,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各學部對本學部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進行了通信評審,選出初步候選人157位。
這是院士制度改革后首次進行的院士增選工作。根據院士制度改革,院士遴選渠道縮緊,只有兩個渠道,一是需要三個院士提名,二是通過科協學會等學術團體推薦。
院士推薦制度在改革后也有所改變,候選人的提名院士從兩個變成了三個,本學部的院士則從三人變成兩人,以便有更多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的優秀中青年科學家納入院士增選的范疇。
而此前的行政部門渠道被取消后,意味著處級以上官員、公務員和黨政機關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原則上不作為院士候選人。
此外,院士改革還增加了“終選”制度,今年新當選院士將由具有投票權的全體院士投票產生,將考慮候選人在更廣學術范圍內的認可度。
初步候選人中科院占大頭
此前,院士增選首選公布有效候選人名單,2013年的院士增選過程中,中科院公布了通信評審之前的391名有效候選人。
而今年,中科院方面沒有公開公布有效候選人,而是直接公布了通信評審后的157名初步候選人。
按照規定,2015年最終增選院士名額不超過65位,這意味著目前初選名單中的157人中,有近三分之一將最終當選院士。
從最新公布的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的單位看,并沒有“官員院士”的影子,不過,業內人士表示,中科院院士本身就更注重基礎科學等方面,以往就沒有“官員院士”。
此次入選的初步候選人中,中科院系統依然占大頭,數量達36人,占所有候選人總數的近23%,其次入選人數較多的大學有北大、浙大、中科大等。
公布的157名初選候選人中,數學物理學部有23人,化學部25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30人,地學部29人,信息技術科學部20人,技術科學部30人。
其中年齡最大的74歲,最小的43歲。
按照慣例,最終增選院士名單將在年底公布。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