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期間,蘇聯志愿航空隊、中國空軍美國志愿援華航空隊(也稱“飛虎隊”)先后進駐柳州機場,留下跑道、指揮塔、防空碉堡、營房群等歷史遺址。在抗戰勝利70周年前夕,記者實地探訪柳州飛虎隊遺址發現,遺址被委托給私人公司管理,遺址內部分區域幾乎被荒草淹沒,一些建筑受損破敗嚴重。
8月3日,柳州市政府稱,要在一個月內收回該文物點。
探訪遺址破敗不堪
“飛虎隊”遺址所在的“柳州舊機場及城防工事群舊址”舊營房A區,位于柳州市航五路。根據文物部門提供的資料,抗日戰爭時期,柳州機場曾駐扎中國空軍部隊、蘇聯志愿航空隊、“飛虎隊”。他們以柳州機場為重要基地,頻頻駕機與日本飛機展開血戰,為抗擊日本侵略做出了巨大貢獻。
記者來到舊營房A區圍墻大門旁,只見大門緊閉,墻上用紅漆歪歪扭扭寫著“飛虎隊保護營區”幾個大字。
進入遺址內部,記者見到幾棟破敗的青磚瓦房,邊上長滿了雜草和灌木,有的地塊上還種著玉米、紅薯等農作物。進入磚瓦房內,記者看到“飛虎隊”曾經駐扎過的營房墻壁斑駁,不少門窗、墻面、天花板已經脫落……
“柳州舊機場及城防工事群舊址”舊營房B區歸柳州市動物園管理——幾棟紅磚建筑外墻上,掛著“湖南老家農家菜館”和“文興酒店客房部”的招牌,格外顯眼。菜館和酒店均是湖南人周守義承租,他說租賃此處已經幾年時間,年租金為6萬多元。
柳州還有多處與“飛虎隊”相關的國家文物保護單位。記者探訪發現,“飛機庫倉庫”目前被出租,成為一家塑料制品銷售公司的倉庫;張公嶺環山工事碉堡群遺址目前正在清理和維修……
探因交由私企管理
對于“飛虎隊”遺址的現狀,柳州市文物局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場地為柳州市城市投資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所有,2007年租賃給了柳州市考古隊(文物局的前身)。早在舊營房A區的遺址升級成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之前的2008年,該區就已委托給柳州市西部畫家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管理,其安全和管理都由這家公司負責。
畫家村公司業務部經理劉軍說,公司目前主要工作,是對遺址建筑進行保護修復、看守、管理;從公司接手遺址到現在,已經投入近700萬元進行保護。對于遺址內雜草叢生、建筑破敗的狀況,劉軍坦承工作還不到位,部分農作物為看守人員種植。由于受政策等多重限制,公司編制的開發規劃一直未獲得通過,目前沒有進行實質性開發。
記者查詢有關工商登記資料,這家公司成立于2008年2月20日,經營范圍為“文化藝術交流服務、公關禮儀、會務服務、會展服務、企業形象策劃、工藝美術品、建材銷售。”這家公司成立后不到兩個月,即2008年3月13日,就與考古隊簽訂了委托開發協議。
對于將遺址委托私企開發管理而一直荒廢閑置的情況,柳州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相關負責人稱,在2013年之前,此處遺址只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當時并沒有如此嚴格的保護規定。
說法
地方
管理上有心無力
柳州市文物局局長潘曉軍說,由于人員不足且經費有限,對“飛虎隊”遺址的保護顯得有心無力。
潘曉軍表示,柳州文化部門一直在考慮對“飛虎隊”抗戰遺址進行保護和開發,擬建設抗戰文化園。目前,國家文物局已經立項,編制相關保護規劃,也已向自治區申報劃定保護區范圍,但受制于與畫家村公司簽署的相關協議,進一步的工作難以開展。
專家
需按現行規定執行
根據現行規定,國有文物保護單位的經營性活動,不得租賃、承包、轉讓、抵押文物保護單位,以營利為目的進行商業開發。
文物法專家、北京京禧律師事務所主任劉洋認為,柳州“飛虎隊”遺址開發管理簽訂協議前相關制度并不完善,但目前尚未實質性開發利用,如合同繼續履約,應按照現行規定進行修改完善,使之符合現行規定。
進展一個月內收回遺址
8月3日,柳州市通報稱,柳州市政府已要求相關部門,要在一個月內收回柳州舊機場及城防工事群舊址出租的文物點;決定預撥資金1000萬元用于柳州舊機場及城防工事群舊址文物搶修及環境整治;加快推進抗戰紀念園項目建設,將抗戰遺址保護作為柳州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的重點和亮點。
據新華社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