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想過,當西安碑林博物館的“昭陵六駿”、大英博物館的古埃及法老王拉美西斯二世胸像,以及位于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被聚集到同一個展廳,會是何種模樣?日前,在今日美術館展出的“與——雕塑·戴耘的雕塑”,魔法般“實現”了這一構想。說是“魔法”,是因為它們當然不是原版物件,而是雕塑家戴耘用磚頭做出的復制品。
戴耘作品的名氣要遠遠大于他本人。798藝術區里摩登霸氣的磚頭大奔,攬獲“中國營造”大獎的午后“大煙囪”,都是他的作品。善于用紅磚青磚復制物件的他甚至贏得了磚語雕塑家的名號。他甚至不介意別人對他的行為冠以“山寨”一說。在他看來,如此用廉價的材料進行的“山寨”,是嚴肅而認真的,是對紛繁世界的單純重述。
值得一提的是,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展覽,展廳還結合展品以多媒體影像揭秘《昭陵六駿》的輾轉流落、《帕爾金大理石雕》被劫之謎、《奈費爾提蒂頭像》的身世浮沉等。展覽將持續至8月14日。
記者 陳濤
文章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劉姍(實習)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