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博覽 > 文化名人 > 正文

    楊絳先生迎105歲生日:性情如蘭 仍精神矍鑠

    人民網北京7月17日電 (王鶴瑾)今天,錢鐘書的夫人、著名作家楊絳先生迎來104歲生日(虛歲105歲)。據了解,這位優雅、博學的百歲老人現在身體很好,仍然思路清晰、精神矍鑠,仍然愛清凈。

    性情如蘭 守靜功力了得

    楊絳先生鐘愛蝴蝶蘭,她本人也如同蘭花一般清淡、高雅。據了解,楊絳先生出生于無錫一個有名的知識分子家庭,其父親楊蔭杭學養深厚,早年留日,后成為江浙聞名的大律師,做過浙江省高等審判廳廳長。雖出身名門,但她卻淡泊名利,對祝壽等事尤其看淡,在2013年生日來臨之時,楊絳僅自撰小文為念,并對每位來祝賀的友人回應“替我吃碗面就行了”,還一再告知出版社等機構無須前往探望。在今年生日之際,她依然如此,一再告知出版社等機構無須前往家中探望,甚至會在生日這天去招待所“躲清靜”。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財政學教授倪志良曾在《守得安靜,才有精進》一文中提到,“百歲高齡的楊絳先生守靜功力了得,她和錢鍾書春節時一樣專注學問,面對前來拜年的客人只透過門縫寒暄幾句,沒有讓客人進屋,有些不近人情。正是因為有了這種超常守靜的功力,才鑄成大美之作。”

    楊絳先生曾在百歲之際表示,“我生邊緣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往前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凈這一百年沾染的污穢回家。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過平靜的生活。細想至此,我心靜如水,我該平和地迎接每一天、過好每一天,準備回家。”

    錢鐘書曾評價楊絳先生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如今,她是這個喧囂躁動的時代一個溫潤的慰藉,讓人看到,“活著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

    一九九八年冬與錢鍾書在北京三里河宿舍院中散步(圖片來源:《文匯報·筆會》)

    鐘愛讀書 稱“隱身”地串門

    楊絳先生最本初、最純粹、最持久的信仰是讀書。她自小受父親楊蔭杭之讀書啟蒙,在父親的引導下,她迷戀書里的世界。一次父親問她:“阿季,三天不讓你看書,你怎么樣?”她說:“不好過。”“一星期不讓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

    青年時期,她以讀書為摯愛興趣,讀翟孟生的《歐洲文學史》、梁宗岱的《法國文學》、吳宓的《中西詩比較》、吳可讀的《英國文學》等;與錢鐘書共同讀書結為連理、終生不棄,艱苦歲月時有書籍相伴而內心強大、苦中取樂,直至百歲也始終鐘愛讀書。

    楊絳曾將讀書比作“隱身”地串門: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另請高明,和它對質。

    淡薄名利 設“好讀書”獎學金 

    楊絳先生淡薄名利,卻對慈善出手大方。她曾說:“有錢人家的子女上學很容易,貧苦人家的孩子往往好讀書而且有能力,但是他們上中學都困難,就更不用說上大學了。”為此,她將錢鍾書和她的全部稿費和版稅,捐贈給母校清華大學,設立“好讀書”獎學金,獎勵好學上進、成績優秀、家庭經濟困難的清華學生,“希望獎學金能幫助貧寒人家的子弟如其所愿。”

    據統計,“好讀書”基金在過去的十余年里,一共積累了逾千萬元的助學獎金。這不是一筆小數目,用巨資形容并不夸張。這些錢,楊絳沒有用來享樂,而是全都拿出來捐贈,令人欽佩。有人評價,“錢這東西對窮人來說是恩物,對先生來說是俗物。俗物是可養人,但對神仙來說全是贅物。”在楊絳先生看來,錢財也許就是贅物,但是,把稿費和版稅捐出來,既讓人讀懂了她的高潔,更讓人感受到她的純真。

    楊絳曾告誡年輕人,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那些家境貧寒的清華窮學生,有了“好讀書”獎學金的資助,也許更有動力求學,也許更珍惜來之不易的厚望。

    楊絳先生送給年輕人的9句話:

    1、你的問題主要在于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2、如要鍛煉一個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稱心,才能養成堅忍的性格。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

    3、有些人之所以不斷成長,就絕對是有一種堅持下去的力量。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人要成長,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與積累一定數倍于普通人。所以,關鍵還在于自己。

    4、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壽幾何,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鍛煉,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績;不同程度的縱欲放肆,必積下不同程度的頑劣。

    5、在這物欲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斗爭。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就先得和他們周旋,還得準備隨時吃虧。

    6、惟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7、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愿以償。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煉心智、凈化心靈的最佳途徑。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于精神,這種快樂把忍受變為享受,是精神對于物質的勝利,這便是人生哲學。

    8、我是一位老人,凈說些老話。對于時代,我是落伍者,沒有什么良言貢獻給現代婚姻。只是在物質至上的時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輕的朋友,男女結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持和鼓勵,兩情相悅。門當戶對及其他,并不重要。

    9、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楊絳:在人生邊上的追問

    (本文綜合:中國新聞網、人民日報、新華網、文匯報等)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李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