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陜西 > 正文

    陜西滑坡事故涉事企業井下曾自燃 熏死多名礦工

    一場突如其來的山體滑坡,讓位于秦嶺大山深處的陜西省商洛市山陽縣釩礦產業暴露在公眾視線下。事實上,號稱“中國釩都”的山陽縣,正在因陜西五洲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五洲礦業”)60余名人員失蹤而讓各界揪心。

    連日來,當地知情人士指出,多年來山陽縣對釩礦過度開采,不少山體內部已被挖空,形成多處采空區。此番礦區山體滑坡,也是當地過度采礦帶來的一個惡果。在業內人士看來,釩礦開采給當地帶來嚴峻的環境與安全挑戰,也將考驗當地釩產業發展的走向。

    山體垮塌之疑

    8月12日零時30分左右,發生在商洛市山陽縣陜西五洲礦業工人宿舍的一起山體滑坡事故,造成150萬方左右山體塌方。

    截至14日下午《中國經營報》記者發稿前,救援工作仍緊張進行,但依舊有64人失蹤(包括礦方工人和當地村民)。資料顯示,事發釩礦曾是當地一家破產企業所有,2004年以后由五洲礦業收購整合,并繼續開采。

    山陽縣中村鎮是當地釩礦產業的一個重鎮。從此番出事的五洲礦業廠區向南北延展數十公里的范圍內的群山中,都富集釩礦資源。在數十公里范圍內,大大小小五六家釩礦分布其間。這里因為釩礦資源釩礦儲量排名亞洲第一,而被稱為“中國釩都”。也正因為釩資源,中村鎮被山陽縣規劃為釩產業工業園,其中釩氮合金生產規模達到年產萬噸。

    此次,發生山體滑坡的五洲礦業正是當地釩產業龍頭企業之一。公開資料顯示,五洲礦業為陜西省國資第三大企業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控股旗下釩產業公司。五洲礦業旗下有山陽分公司、山陽縣中天釩業有限公司、山陽縣裕源礦業有限公司等7家分、子公司。上述山體滑坡事件就發生在五洲礦業山陽分公司所在地。

    資料顯示,五洲礦業注冊資本2.5億元,成立于2004年11月。陜西有色占股比52.94%。其余5家股東為柞水銀鑫投資有限公司、鑫達金銀開發中心、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陜西雷奧有色金屬有限公司。

    在事故發生地,不少釩礦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8月初開始山陽縣礦區一直未有較大降雨,五洲礦業礦區山體滑坡,實際上也不能簡單地叫山體滑坡,而更客觀的應該叫山體垮塌。因為五洲礦業所在地的山體內部,在過去20多年里基本上已經被挖空,而讓山體成為懸空的山體。據礦工介紹,塌方所在的山體內部,由于經年采礦的原因,山里面從山頂到山底都屬于采礦挖空的區域。該釩礦區有兩個洞口,第一個洞口的海拔約1015米,第二個洞口1110米左右吧,1015米以上全部都是空的。

    由此,不少業內人士對當地官方滑坡的說法持不同意見。有人士還比喻稱:“就像房屋的基地已經被掏空而無法支撐,致使房屋倒塌一樣,五洲礦業礦區中空的山體日積月累之下肯定會發生塌陷。”

    五洲礦業多位員工還向記者證實,發生事故的前一兩天,有人發現礦區宿舍上方的山體出現裂縫,并報告給了廠方。但廠方只是將公司的炸藥庫進行了轉移,并未提前停產和轉移工人。不過,這種說法并未得到當地官方證實。山陽縣宣傳部人士表示,目前事故仍在救援,對于塌方的具體原因,待專業部門鑒定后發布。8月13日在當地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山陽縣政府發言人康明亮只通報了相關救援情況。

    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在群山環抱中的滑坡事故現場,一座巨大的山頭幾乎整體滑下后,在地面上形成了約35米高的滑坡體,相關搜救挖掘機正在碎石和土塊交雜的滑坡體上緊張地作業。經過負責救援的武警部隊現場勘察,滑坡的體積在130萬方至150萬方之間,其救援難道較大。不過,截至記者發稿,約700人的救援團隊仍晝夜搜救,當地官方要求抓住黃金72小時搜救。

    環保安全之憂難除

    上述事故發之后,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均作出指示,要求全力組織搜救被埋人員,盡最大努力減少人員傷亡。陜西省省長婁勤儉、副省長莊長興已趕赴現場指揮救援。

    公開信息顯示,五洲礦業集五氧化二釩的采、選、冶為一體。目前已擁有礦產資源量達3815萬噸,釩金屬量36.5萬噸,潛在經濟價值上千億元。

    其作為陜西有色旗下釩產業集中公司,五洲礦業為諸多國內知名鋼廠供貨,下游客戶多為知名國企及上市公司,其客戶包括馬鋼股份、東北特殊鋼集團、新興鑄管、酒泉鋼鐵集團、西寧特鋼、中原特鋼等。

    據悉,截至2014年,五洲礦業總資產規模為16.72億元,資產負債率為87.5%,2014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61億元,凈利潤1100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以五洲礦業為代表的多家釩礦企業的開采在給山陽縣帶來財源的同時,也給當地山區的生態環境帶來壓力。

    據當地人講,2010年五洲礦業采礦廠因八個礦塊井下CO超標,而引發自燃現象。商洛市礦山救護隊對相關礦井進行了封堵。直到2013年該公司才重新開啟相關礦井。

    據媒體報道,該礦2010年井下自燃產生的廢氣持續兩月多,不但對環境形成污染,而且熏死多名礦工。當時山陽當地對此安全事故向商洛市遲報一個多月。最后在商洛市政府的干預下才對礦井進行了封堵。

    另外,山陽縣釩礦區有村民還向記者反映,釩礦經常在下雨天向周邊河流中排放工業污水。由于河水遭到污染,已經多年見不到魚蝦了。

    前述業內人士就釩礦的環境污染與安全隱患分析指出,在當地釩礦區,這已經不是秘密。當地政府對此也并非不知道,而是在考慮巨大的財稅收入下,犧牲了環境,對安全隱患更是疏于排除。一位不愿具名的政府人士也表示,由于五洲礦業是省屬國企,縣政府往往也很難監管。

    當地人士舉例稱,五洲礦業曾違規在商洛柞水投資建設高爾夫球場“秦嶺壹號”多年,柞水縣也難叫停,直到今年3月底才被國家發改委取締。由此可見,縣級部門對這家省屬國企有時難以實施有效執法。

    有村民稱,在本次事故前,中村鎮部分礦區村民曾到山陽縣政府上訪,反映多戶礦區村民房屋出現裂縫,并認為此現象與釩礦采空區有關。但這一說法未得到有關部門證實。

    另外,有業內人士指出,在近兩年釩產品價格陷入低谷的大背景下,滑坡事故的發生,無疑將給當地釩產業帶來巨大的打擊。而當地釩產業的開發與環境及安全之間的矛盾,也將成為其產業走向的一個巨大考驗。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