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同名漫畫改編的電影《滾蛋吧!腫瘤君》13日上映,首日斬獲4120萬元人民幣。該片8月8日全國點映創下1250萬人民幣,完勝《捉妖記》點映的580萬。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漫畫改編獲得關注具有偶然性,主要因其內容勵志,中國漫畫改編尚處萌芽階段。
漫畫因其活潑的形式和豐富的想象力,容易受到年輕人的喜愛。上世紀90年代風靡一時的香港影視作品《風云》、《古惑仔》都改編自漫畫。本世紀初期,幾米和朱德庸等臺灣漫畫家火遍海峽兩岸,他們的多部漫畫作品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如《向左走向右走》、《地下鐵》、《粉紅女郎》、《雙響炮》等,掀起青春愛情偶像劇的潮流。
但此后十多年,漫畫改編并未成為中國電影取材的主要來源之一。相較于日本和美國成熟的動漫產業,漫畫改編成真人電影成為經典的商業模式,中國漫畫產業根基還很薄弱,還未能產生像《死亡筆記》、《海猿》、《蜘蛛俠》、《美國隊長》這樣的成功案例。廣州漫友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顯峰表示,近20年中國被改編成電影的漫畫數量只占已出版漫畫總數的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比例甚微。
中國電影市場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去年票房近300億元,但漫畫改編的影視作品尚不如10年前。究其原因,一方面好的原創漫畫作品少,另一方面電影改編力量不夠。《滾蛋吧!腫瘤君》則給了市場一個新的信號。據悉,繼該漫畫改編成真人電影之后,《長歌行》、《端腦》、《鎮魂街》、《雛蜂》等大陸漫畫家的原創作品也將被陸續改編成真人影視劇。
并非所有優秀的漫畫都能被改編為成功的真人影視作品。除了漫畫本身應具有極大影響力,擁有廣泛讀者之外,還要有準確的受眾定位。中國原創漫畫公司“有妖氣”動畫監制張楠表示,目前要做成影視作品的漫畫點擊率均超5億,其中《端腦》為15億,《鎮魂街》為10億,《雛蜂》近8億。而《滾蛋吧!腫瘤君》2012年3月登陸微漫畫,點擊量僅超3000萬。
張顯峰指出,漫畫《滾蛋吧!腫瘤君》在業界并不屬于極具影響力的作品,但是其勵志題材是一大賣點,該作品能被改編,說明劇本可選擇范圍更廣泛。
中國美術家協會動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金城認為,該電影打出勵志牌,傳遞正能量,具有話題性,但缺乏商業爆發力。
漫畫改編成真人影視作品對影視業亦是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被選為劇本的漫畫已具有一定影響力,能降低電影的宣傳成本、試錯成本和投資風險。但如何將一次改編的短期收益變成產業鏈的長期發展,前景仍需觀察。另一方面,對于改編漫畫而言,真人往往難以表演出漫畫中的情景,表現力不敵動畫。而且,購買漫畫版權等費用無形中增加了影視劇的制作成本。
業內人士指出,當下大陸漫畫改編尚處萌芽階段,應用更長遠、更全面的眼光看待漫畫改編,借鑒日本、美國等動漫產業鏈發展模式,首先扎扎實實創作出好漫畫,然后對漫畫進行長期的、全面的開發。盲目改編很可能導致多方運作都草草收場。
記者 王婧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劉姍(實習)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