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8月1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天津港危險化學品倉庫“8·12”瑞海公司爆炸事故發生后,爆炸現場存儲的桶裝氰化鈉大部分保存完好,其中少量因爆炸沖擊發生泄漏。氰類劇毒物質會不會對事故隔離區外的空氣和水造成污染?會不會對群眾生活帶來影響?現場處置到底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一時間,這些問題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15-08-16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對此,事故現場指揮部成立專門處置小組,按照“前面堵、后面封、中間來處理”的原則,緊急采取設置圍堰、危險廢物集中處置等五項措施,確保事故區域污染不外泄。
天津市環保局局長溫武瑞昨天介紹,“最新監測數據表明,周邊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相對穩定,今天起還將進一步優化監測點位。溫武瑞同時表示,截至目前,天津市環保部門在海河閘口和渤海近海的監測取樣都沒有發現氰化物。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環保局環境應急專家組組長包景嶺透露,現場處置人員正在集中力量在隔離區內對氰化物污染進行無害化處理,氰化物污染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包景嶺說:“鑒于事故現場明火已基本撲滅,再發生大規模爆炸的可能幾乎沒有,不用擔心隔離區外的大氣和居民飲用水受到影響。”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