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文化 > 傳統文化 > 正文

    歌唱家呂薇:抗戰背景下的小人物更打動人

    原標題:抗戰勝利70周年名家談“心中最美抗戰歌曲”系列采訪之五十三

    歌唱家呂薇:抗戰背景下的小人物更打動人

    【編者按】“盧溝橋,獅子吼,宛平城頭浴血戰!中國人,意志堅,重整河山換新天!”一首深情的《盧溝謠》將我們帶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端苫ń稀贰读x勇軍進行曲》《長城謠》……在抗日戰爭期間,曾有一大批經典的抗戰歌曲響徹中華大地,激勵著千千萬萬愛國將士和民眾奔赴抗日救亡的戰場。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在戰火硝煙中誕生的那些旋律至今仍然帶給我們無限激情與感動。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最美的抗戰歌曲”,人民網文化頻道特別推出“尋找最美抗戰歌曲”大型策劃,獨家采訪到來自影視界、音樂界和文學界的70位名人,講述他們心中最美的抗戰歌曲,重溫那些激勵中華兒女奮勇前進的高亢旋律?!緦n}:70位名家談心中最美的旋律】

    (資料圖)

    “抗戰歌曲啊,太多了,讓我好好想想”,海政歌舞團女高音歌唱家呂薇在談到這個話題時,迅速把腦子里的歌曲過了一遍,“最美的抗戰歌曲,我認為是《鐵蹄下的歌女》和《梅娘曲》”。呂薇說,這兩首曲目都是講述的抗戰大背景下小人物的故事,從女性視角來看,她們更鮮明、更細膩,所以更能打動人。

    和同時代激越高亢的抗戰歌不同,兩首歌曲都是從女性角度出發,講述一段感情,而不是國恨家仇?!睹纺锴肥翘餄h的話劇《回春之曲》插曲,一個女子漂洋過海回國照顧心上人,當看到他因受傷失去記憶時,抑制不住內心的痛苦所唱的一首歌;《鐵蹄下的歌女》是故事片《風云兒女》中的插曲,表現了弱女子不平的吶喊和在她們的心靈深處躍動的愛國熱情,“這種細膩、充滿浪漫主義和感情的美好,跟大的抗戰背景放在一起,反差和沖擊更大,讓人覺得很美”,呂薇說,文藝作品是對歷史的記錄,通過優秀的藝術作品,我們才能夠去傳播歷史和影響當下。她注意到,如今的青年已經被激烈的競爭、生活的壓力重重包圍,沒精力也沒時間沉下心來閱讀、了解歷史,學校開展革命教育的課程又相對較少,是令人擔憂的一件事,“比如最近有孩子去看《白毛女》,因為對那個時代不了解,就產生了很多疑問,甚至鬧出笑話”,她認為,施教者本身應該做出更多的努力。(采寫:賈卉一)

    《鐵蹄下的歌女》

    作詞:許幸之作曲:聶耳

    我們到處賣唱

    我們到處獻舞

    誰不知道國家將亡

    為什么被人當作商女

    為了饑寒交迫

    我們到處哀歌

    嘗盡了人生的滋味

    舞女是永遠的漂流

    誰甘心做人的奴隸

    誰愿意讓鄉土淪喪

    可憐是鐵蹄下的歌女

    被鞭撻得遍體鱗傷

    【創作背景】

    電影《風云兒女》插曲,作于1935年。曾在明月歌舞劇社從事音樂工作的聶耳十分熟悉以賣唱為生、處于社會最底層的歌女的凄楚生活。他懷著深切的同情寫了這首女聲獨唱曲。歌中用極其簡練的音樂素材,恰如其分地表現了弱女子不平的吶喊和在她們備受摧殘的心靈深處躍動的愛國熱情。整個作品蘊含著催人淚下的悲劇力量,被譽為我國近代音樂史上抒情歌曲的典范之作。

    【人物名片】

    呂薇,海政歌舞團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全國青聯委員。

    文章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責任編輯:劉姍(實習)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